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年喜欢书画,很想拜位师傅,倒没太想学画,只是想知道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就这点愿望,一直也没实现,不是朋友不讲,而是这问题本来就很难说明白,尤其对我这种业余爱好者。人家明明说到点子上了,无奈咱不理解,或者略有所悟却是走到反面。
购藏金石书画久了,有时翻检多年前当宝贝一样请来的东西,不觉暗自发笑,就凭这眼力,还能被人追捧为“资深收藏家”?别逗了!但这绝对又是真的,有那一沓作品和我的《想哪儿说哪儿》有关杂说为证。有时自我解嘲,眼力靠磨练,你见谁天生能全懂?
我不想装懂,既然喜欢金石书画,就尽量能看个八九不离十,而且能说,让关注“马教授的店”的收藏家朋友在“马教授家长工”这里能听到“我的”解读。很多时候,慕名而来的朋友请走作品,我不为挣几两银子欢喜,倒为我那几句解说能服人而美滋滋地。
怎样能说几句貌似“内行”的话?我朝三个方向努力。第一,买书。不但细读,而且默记;第二,听讲。听名家讲,听视频讲,听行家里手讲;第三,看图片。最好看原作,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网络上这类图片很多,看,反复看,带着问题看,早晚会懂。
道理不难理解,譬如我想买几件石鲁,买之前一定做功课:查阅石鲁其人,查阅作品流传,查阅已经有过的市场反应,查阅最近一个时期石鲁作品价格趋向,查阅石鲁绘画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化标志”,查阅竞争对手基本状况,总之得做到心中有数,不急躁。
买前一定要做功课。临上轿扎耳朵眼,看似惶急,扎比不扎肯定强。临时功课之前更重要的功课,是积累。不一定太突出谁,但得放开心神学东西,日积月累,总有熬成“伪专家”那天。只要市场认可,买家掏钱,你还在乎伪不伪?积累,包括多看名家名作!
多看名家名作,因为已是经典,里面的观念、技法都是标准,人们最难回答的“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在这里基本没有争议,认真揣摩就是了;名家名作还有一种示范,就是开新局,招人骂,最终走向经典。这就启示我们,玩字画不玩“大众情人”式作品。
我一直专注于名家名作的赏读和解读,每天转一到两篇文章,不但看图例,而且嚼文字,努力让自己压住心神,弄清名家名作之所以然。今天读石鲁,里面插图大都看过,再看,对照观点反复看,好像还真看出些新感觉,这就是收获。玩书画,这功夫必做!
2020-10-21 22:52:09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