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捂数百件吕三小品画,山水、花鸟、人物(戏曲人物)都有,见“微拍堂”在拍他的书法、绘画,都是巴掌也似小小品,就琢磨拿出些来玩玩,倘机缘巧合,也可换几两银子买酒喝。
于是搬出画盒,先找几件作品,请“龙吟斋”东海兄弟帮照相。图片传来,颇有神采,下载到微机上细细摆弄,越发觉得笔墨酣畅,逸趣横生,本来想转几件换酒,又觉得后悔,不舍得了。
我藏画较随意,大体归类,随手一放,再找也难。忙完早晨规定动作,到机关时间尚早,就开机制图,准备立个题目贴出去,诸葛亮草船借箭,咱也效仿一回,看看市面眼力高低。有趣。
随手取出的小品,照相时发现山水居多,其他几件都是戏曲人物。我早先多次表达喜欢吕三山水的意思,觉得山水或许称得上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形制。后来读得多了,又觉花鸟也好,都好。
这些山水有一件《竹韵斋图》,是赠品。订件多,额外饶几件斋号画,这是其一。此外应该还有《镂月裁云轩》《十万莲花堂》,记得是4件,那一件画的什么忘了。斋号画不转,事先告知。
读吕三山水,我常会生些幻象,朋友跟我说的那些情景如在眼前,他拄双拐,登泰山,攀华山,亲力亲为,谢绝搀扶,健壮如我都不能够,他莫非天人?山水之妙,一定与他此等游历有关。
没见过吕三有大尺幅作品,他的很多山水画作品多少都有些呆料,就像古华创作《芙蓉镇》,薄薄一册,勉强算是长篇,很多文坛巨匠都替他可惜,说他把能写几百万字的题材写成中篇了。
微信时代能坚持多久?这应该是个话题。淘宝网多么火爆?也只火爆了十几年!说实话我不喜欢微信,尤其不喜欢微拍,至少从玩字画的角度。再这么玩下去,连件有分量的画也看不到了。
想推出吕三平尺藏品给“三迷”们,除了想活跃市场,再是对微拍堂甚嚣尘上的“巴掌拍品”不以为然。面对拍到手的“巴掌名家”,我常有一种呼吁作者、买者别再这么玩下去了的冲动。
2020-10-13
23:52:15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