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六,一个人窝在办公室里喝茶,看画,听歌,写字,泡脚,难得这种独处的好时光。
看国展获奖作品,有三点感受:累,这么画太累;累,看一遍视觉都累;累,全然没了国画水墨的酣畅淋漓!
还有三点假想。第一,这种反映时下精神风貌的宏篇巨繁制作,若干年(不必讲百年)后会怎样?
第二,即便当下审视,谁能讲讲这种制作的笔情墨趣在哪里?反正我读不出笔墨情趣,你能读出?
第三,这套评委班子真的不知道自己“跑偏”?还是明知“跑偏”仍做着“皇帝新衣”的蠢梦!
做为局外人和旁观者,出于对中国书画艺术的挚爱,我想给做书画的伙计们提几条建议。对错勿怪。
其一,好好读读画史。看看几千年有序传承的中国艺术的根本到底在哪里,自己感受,勿信人言;
其二,好好读读古文。不要把画画写字刻印章当做人生“捷径”,该读的书一定要读,而且得读通;
其三,好好读读人生。对功利欲特强的时下艺术界,既要适应,又要摒弃,看钱太重必成朽木;
周吴郑王发这些感慨的时候,我也一再告诫自己,多从笔墨的写意精神上来赏读书画印,宁简勿繁!
2020-01-04
22:21:13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