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多做艺术之外的修炼

(2016-07-17 10:35:57)
分类: 呆人呆话

想哪儿说哪儿---多做艺术之外的修炼

  最近不少艺术家在写文章,感觉挺好。

  艺术家能写会画,再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才是做艺术的正路子。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这说法应该没啥异议。单从字面分析,“文人画”的要义,第一,是高水平的画;第二,画里得有文化;第三,作者得相当有文化。没这三点,谈不上“文人画”,更遑论境界“至高”了。 

  再往下说,可能会得罪人。得罪就得罪,但全是实话。国家在倡导“工匠精神”,但那绝对不是说的艺术和艺术家。艺术和艺术家要是“工匠”了,这话儿咋说?所以,艺术家别光磨砺、砥砺技法、技巧,技法、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积累“文化水儿”。

  前几年“中国书法超市”有过“学者翰墨”的推崇,不少藏家开始把钱掏给字好、学问好、修养也好的书画家,这路子很对。似乎也有争论,譬如有藏家说,书家把字写好就可以了,没必要都能出口成章。想想也对,咱不能把书画家都逼疯对吧?

  不管别人咋做,我一直侧重收藏“学者翰墨”,当然也没放过能挣钱挣钱快的“工匠作品”。每每忙累一天之后,到画室一坐,看华人德、丛文俊、鲍贤伦、于明诠、刘二刚、刘彦湖、刘正成、石开们,那满纸书卷之气,真让人陶醉。

  书卷气是文人书画特有的气质,它清新、蕴藉、绵厚、悠长,看似荡漾在纸、帛、简、牍、绢上的技巧,其实是作者内力、修为、造诣、境界的凝聚。书卷气需要技巧,但技巧只是手段。作者胸中浩浩汤汤波澜壮阔的气象,是养出来,而不是练出来。

  艺术是个苦差事。苦差事就得下苦功夫。很多年前我常去济南找眀诠玩,听他讲字讲画之外,就是逛书店买书,一买一大堆。有一次他买黄宾虹资料,说是要做些研究,还有著述任务。一晃十几年过去,我注意到他的成果了,一位黄宾虹,让他琢磨这么久啊!

  我书橱里有几千册书,除了小说、杂文,再就是书画史、作品集,还有我收藏字画作者的著作。买作品,读著述,是我每天琢磨的事儿。我固执地认为,写得出,画得出,还得说得出,才可能不朽。艺术之外的修炼,倒是艺术家拼争的焦点。 

 

                   2016-07-17 10:35:57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