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上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书家、画家投其所好,画佛教题材,抄佛教经文,纸张、墨汁、颜料也讲究,还要沐浴更衣、斋戒数日,毕恭毕敬做完,几倍于平常题材收费。
我喜欢收藏佛家题材作品。数年前,请朱培尔刻过《佛家禅语100印》,后来又陆续买了尹海龙、徐正濂、叶青峰佛教题材印章。最重的单件作品,是石开八尺《心经手卷》、六尺朱砂题古《极乐世界》。还有一些,一时记不起了。
我一直觉得我就是尊佛。尽管不念经,不供奉,但景仰佛,恭敬佛。每到名山宝刹,还会悄悄祷告,偷偷敬香,相信佛的法力能让我过得更顺遂。关键是心软,满眼好人,处处行善。人说英雄到老终归佛,我年过半百,感觉佛心更盛了。
心有佛缘,对佛的种种,有意无意就多些关注。德州各地多有庙宇,可惜大都年久失修荒废落败了。最著名的庙宇,是庆云金山寺,近年新建,规模大,香火盛。市区有一处永庆寺,规模较小,僧众也不多,倒是时常做些法事。
我家夫人信佛,算是很虔诚的居士。不大的房子,得专门辟一间做佛堂,请了有名的佛菩萨像,烧香,磕头,时鲜水果不时供着。令我不解的是,高僧大德也喜美酒?俺家不多几瓶好酒,都让夫人斟给佛菩萨像了。还有,往生不就是死吗,居士们咋那等向往?
工作和家庭关系,我接触佛家故事比一般人多,也见过不少有学问有地位的老师傅。有时我就琢磨,佛家文化是地道的传统文化,如果它的善念能净化人们心灵,为什么不择其要加以推广?积德行善真要成了全社会的主流行为,铜臭和乱象还能甚嚣尘上?
还有,信佛的人应该是个啥样?我勾勒出的形象是:慈眉善目,慢声细语,心地柔和,处处行善,学识渊博,律己化人,于家于国绝对都是正能量。至少不会凶巴巴、恶巴巴,满口脏话,小肚鸡肠,当面是佛,背后是鬼,连起码的尊老爱幼都不懂!
2016-02-09 17:47:16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