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次,绝不是啥新词。
早在“样板戏”时期,俺就知道干部需要老中青梯次配备,连剧中人物也是这种安排。《红灯记》里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沙家浜》里沙奶奶、阿庆嫂、沙四龙,等等,都是“老中青三结合”梯次配备模式,而且得体,否则想演得婆婆妈妈都难。
近几十年经济膨胀发展,很多地方讲究举债经营。围绕举债,花样翻新,经济发展了,债也滚大了,几近或早就资不抵债了。要我说,不怕举债,但得注意两点:得有偿还能力;得梯次安排还款时间。举债一旦成了习惯,这梯次还债尤其重要!
干部配备讲究梯次,没梯次不好保持事业连续性;偿还债务讲究梯次,没梯次在某个时段肯定要崩盘 。还有或这或那各种梯次,建议各位,该梯次的一定梯次,在这事儿上,千万别任性,钻头不顾腚的事,你走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事,咱不干!
今天周六,又是晚上,不说工作,还是说玩。转眼又到元旦,艺术家该涨价了。元旦之前,作为字画贩子,一定要考虑两件事儿:想订谁的作品,元旦涨价前抓紧订;哪些作者价太高,哪些作者价适宜,哪些作者潜力股,拉出名单,看人下菜碟!
成器的艺术家,心思大都用在琢磨活儿上,每年元旦提一次价,平时不会太想这事儿。所以一年中关于价格的考量,都在市场上,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一般不会出现在作者身上,喜欢金石书画的朋友,想买点卖点,聪明才智都用在市场上就行了。
把金石书画当事业做的朋友,一定要琢磨透藏品的梯次配备问题。大件、中件、小件,贵的、适中的、便宜的,名家、新秀、潜力股,随时调整,合理配置,只有这样,咱的收藏才是流动的良性资产。太集中到哪一类,都很难让咱时刻处在快乐中。
朱新建、刘二刚、石开、刘彦湖、于明诠等,都曾是我的潜力股,玩着玩着,他们牛了,咱玩不动了。即便玩得动,也只能偶尔买一件两件,无力批量买卖了。亏得在痴迷他们的同时,我又关注了何国门、尹海龙、白谦慎等,不然怎么接着往下玩?
近两年左右,何国门、尹海龙、白谦慎等,也迅速进入一线名家行列,价格扶摇直上,要不是先前订了些作品,哪里还能玩得动?这几位之下,我看中的作者有三五瓜舟、清谷、罗伏生、石双樑等,实战表现也验证了我的判断,他们确实值得收藏!
三五年之后谁可主打?这是个极大的问题!我在推敲,已经出手。先不说开吧。
2015-12-05 22:42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