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接触书画及收藏,常听一些赞叹或惋惜,当然有的就是幽默说笑,没有深层次意义,但也肯定有真的撕心裂肺后悔的主儿。
朱爷去世之后近一年,价格扶摇直上,平尺高士、花鸟精品,有达数十万之巨者。众藏家群起抢购,蔚成一时大观。于是有朋友开始叨咕:咱早咋就没买、没多买?
近日微信刷屏,李可染一幅三尺重彩《万山红遍》,加佣金竟拍出一亿八千万,惊得众藏家眼珠子都掉出几回了。于是又有人叹惋:俺爷爷奶奶咋不知道买件藏着?
说笑也好,幽默也罢,看这些惊世之举,我会细细琢磨事体之后蕴藏的道理,归纳一二条出来,充实自己,提醒朋友。所谓收藏经验,大都是这么闲嚼出来的。
朱爷、李可染震惊收藏界,人们大张着嘴惊叹时,我品出一点经验:下手须在别人先!每次风暴来临,真得暴利的少数人,几乎都是见事快、下手早的主儿!
杭州之之今天打趣:你藏的最老的字画是谁的啊?我列举了孙伯翔、华人德、丛文俊、于明诠、石开等。他回一句:投资准确!可咋没齐白石、李可染啊?
我咋就没有齐白石、李可染?也没多少道理可讲,下手晚了,该下手时没下手,或根本就没这见识。所以后来我下手很狠,看准就拿,几十、上百,不含糊!
我也琢磨数量和质量问题。纠结一个事儿:钱不够花。假如银子足够,那就该走精品之路。我钱少,又想玩得快活,只能走现在的路:多买稍卖,以藏养藏。
2015-11-21 13:07:57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