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爷朱新建和陈村等,有一个叫“小众花园”的网络空间,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入的地界儿,所以里面干些啥,说些啥,很多人不知道。眀诠最早向我推介“小众花园”,于是百度搜了,想进入时,却得“申请”,于是申请,终于未获通过。未获通过的的我,更加觊觎“小众花园”,那帮男女神神秘秘鬼鬼祟祟的,在干啥?
陈村的“小众花园”,估计是怕乱,所以设了“门槛”,很多人慕其名,却难跻身其间。这种人为设“槛”,量身准入,保证了“小众花园”的“小众”。世上还有一些领域,也是“小众”,但不是人为设“槛”,而是其性质决定了一般人很难介入,即便介入了,早晚还会被淘汰,自觉或不自觉,还得离开。譬如艺术,譬如收藏,都属此类。
收藏的“小众性”,有朋友会疑惑,这世道从事收藏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咋就突然“小众”了?第一,收藏物件所具有的“可收藏性”,要求收藏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审美素养;第二,收藏既需要收,更需要藏,要求收藏者有一定经济实力,更得有足够耐心;第三,值得收藏的老物件,值得收藏的新作者,绝非俯拾即是,很多都是冒牌!
收藏的“小众性”,不是说收藏饱和了,不能介入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收藏需要相关历史、文化、典故、审美等多方面知识储备,绝不是买进卖出那等简单;就像当年发展乡镇企业,介入、组建、积累、壮大,正当其时,只是得做精,别一般化;市面很多所谓艺术品,远远达不到藏品品位,需要好好甄别遴选。而这些都不是一般大众能胜任的。
世界范围经济大萧条,导致了世界范围艺术品经营大萧条,是坏事,也未必不是好事。大萧条或许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经济是这样,艺术品收藏也是这样。重新洗牌会荡涤一些伪藏品,会淘汰一批伪作者,也一定会清除一些伪藏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摆在眼前。要接着在收藏圈混,不能坐等市场回暖,得积极行动,丰富头脑,积累精品。只能这样。
2015-10-23 19:22:14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