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艺术,我听过几句话,觉得有道理。
第一句,书画是可以自己玩儿而且有可能玩儿得通的少数活计之一;
第二句,书画怡情,入进去,或可定心神,得清净;
第三句,俗事之余涉猎书画,或能让人多些逸气、侠气,甚至豪气。
假如我的参与还算在玩儿艺术,对以上几句话,我有些许感受,印证了,理解了,有些或者还发展了。
书画可以自己玩儿。收藏也可以自己玩儿。而且完全可以玩儿得通,玩儿得转。须知,在关系通神通圣的中国社会,有自己玩儿且能玩儿得通玩儿得转的活计,难得!
书画怡情,这“怡”字诱人。可我觉得,书画“怡”得了古人,却“怡”不了今人。再恬淡的心神,一入这金钱社会,这“怡”字,就成“天籁”,只可望梅止渴了。
我是奔着“怡情”涉猎书画的。打小喜欢,工作后开始买点儿,力所能及妆点日子。传说中的逸气、侠气、豪气,我还真得到过。但近年又添一“气”:俗气。
昨天,朋友说我几句话,点疼我了。辗转半宿,到今天还在反省。可我很纠结,觉出了“立地成佛”的难。我喜欢清净,玩儿书画本也为了清净。咋就这等俗了?
我不羡慕、不涉足“潜规则”种种,“君子”般经营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幸的是,1990年代以来书画开始值钱,更不幸的是我手里攒了书画。钱,让我俗了。
谢谢朋友提醒我,我会努力折回原点,追求“清净”。可我还是坦荡着说,“清净”在当下,对我,对大家,更多是理想层面的东西了,我们还能天籁般清爽吗?
2015-05-04 07:33:07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