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崩盘”的话,最近听了不老少。感觉挺奇怪,这是什么心态?
河北衡水几位朋友来玩。他们真敬业,要考察文化市场怎么繁荣。他们高看德州了,山东文化市场最发达之地,不在德州,在青州,德州连个毛都还没摸着呢。
德州有些现象非常匪夷所思。譬如物流,甚至干不过山高路远的临沂。多少人研究,要解开这谜,但解不开。高铁时代,太过响亮的说法,可它给德州带来什么了?还有文化。喜欢的人不少,走马灯般笔会一年来很多,为什么不大张旗鼓发展?
书画崩盘的担心,绝非少数人有,很多痴迷书画、涉身已久所谓“铁杆”,也都惊慌失措起来。最典型表现,微信及网络,出来一批“崩盘解读”,说青州,说济南,也说具体作者,包括说“朱爷”。这批文章我一一读过,怎么评价?很荒唐!
衡水朋友信任我,提出同样问题征询我意见。反正是交流,有啥说啥呗。我讲三点。第一,书画已然成为一种谋生手段,大家挂念、预测、担心,可理解;第二,书画既然已经成为三次产业中的“一次”,有些波动很正常;第三,书画市场为啥就不能崩盘?
我也对“崩盘”讲了“认可”态度,朋友立马睁大了眼。我的“崩盘”说,其一,书画是“传统文化”载体,传承数千载,中国文化不灭,书画前景就不会有问题;其二,书画前景,与书画市场,两码事儿;其三,前景一定更加光明,个别无奈也可理解。
话说至此,我自己也豁然开朗起来。中国书画刚刚起步,其价值、地位,刚刚被世人接受,路正长,只会越来越好!“崩盘”会有,“崩”什么?“崩”急功近利、资金不足、眼光欠缺、藏品单一之个别店家;“崩盘”是再洗牌,不见得就是坏事儿!
我的话,与其说讲给朋友,毋宁说是自我鼓劲。不管外界如何鼓噪,喜欢收藏就接着做,不犹豫;做收藏永远钱紧,别乱花钱,花所当花;真要有朋友在“再洗牌”中崩了,没崩的朋友得起立为他们鼓掌,书画市场热闹这多年,有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2015-01-25 07:21:05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