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艺术需要“坏孩子”

(2014-12-15 08:09:46)
标签:

股票

分类: 呆人呆话

想哪儿说哪儿---艺术需要“坏孩子”

  昨天写过一篇短文,意思是要“敢于培养有缺点的学生”。今天早起再看,又有新的感受,觉得“有缺点的学生”值得培养,推而广之到艺术,好像艺术这行当更需要“坏孩子”,或者说,艺术本就是“坏孩子”玩的游戏。

  有几个课题,很重要,但博导们一般不重视。我不是博导,可以随性琢磨一些上不了台盘的学问。我的学问有我的标签,博导们不屑我,我也很少青睐他们。我的标签,第一,说真话;第二,貌似忽悠;第三,专刨别人祖坟;第四,边干边说。

  王右军刚刚写“二王”体的时候,颜真卿刚刚堂皇宽博写字的时候,朱新建一张画也就卖几十元人民币的时候,人们就飞沙走石昏天黑地顶礼膜拜吗?这问题单看不算个问题,推而广之就是个大问题,从这大问题往出推,更有很多规律性极大问题!

  最近我迷罗伏生,说了不少赞美的话。有朋友就在各种场合骂我,说我忽悠市场,忽悠藏家。也骂罗伏生,说人家画得如何如何。这不在少数的骂,归结起来,无外乎就是说我和罗伏生都是“坏孩子”,有可能坏了他们心目中艺术这锅“汤”。

  骂人的朋友不明白,艺术这锅汤有很多特殊性,和餐桌上那汤,以及其他行当那汤,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要么你甘心平庸,按传统做法亦步亦趋苦练,当好孩子。假如还有扬名立万当名家的梦想,那就千万别当好孩子。伟大的艺术,大都脱胎于“异端”。

  王右军、颜真卿是否挨过骂,咱就不劳神研究了。说两个例子,眼前的。“流行书风”你知道吗?“朱爷”你知道吗?“朱爷”火爆全国了,“流行书风”统领中国书坛了,他们可都是被无数人“骂”着走到今天的。那些“好孩子”们呢,他们在哪里?

  近几年收藏成风,无数人抛了旧业改做收藏,怎么收藏,收藏什么,也是不小的问题。我最怕听朋友问,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席团成员作品你都收了谁的?有欧阳的吗?有范曾的吗?有何家英、王明明的吗?这些问让我好生愤怒,我干嘛要收他们的?

  对我循循善诱着的朋友,一准认为他们的收藏观稳妥,做收藏就该收体制内那批人。我不反对体制内,但我更看好体制外。我所谓体制,不是当下那些衙门以及衙门里那些人,而是已经被世俗“认可”“圈定”了的那种“艺术”。我更愿意收“圈外”的艺术。

  “圈外”的艺术,是被骂着的,是“坏孩子”。但放眼长远,真正青史留名,或能在艺术史上,留下哪怕一句话的,十有八九还是历史天空中那几颗闪着奇异光芒的星星。所以,艺术欢迎叛逆,艺术需要叛逆,多些艺术的“坏孩子”,是艺术繁荣的希望。

 

                    2014-12-15 08:09:46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