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做善事。
受朋友之托,为她员工找婆家。
活了小五十年,一次“红爹”没当成,竟就应了,还颇当回子事儿。
“男女平等”,咋呼近百年,到现在也没真正平等!除了“形式主义”一两点之外。
老男人再找媳妇,一般找小10到20岁的。女同志再找老公,好像没有比自己小或大不几岁的。这叫平等?
尽管我觉得我的“搭配”挺好,但还没付诸实施,已经被托我的朋友骂了个狗血喷头。问题出在男方岁数大了些,她觉得委屈。可这机会,你以为好找?
吃完喝完回家,男方朋友一再感谢,感谢我古道热肠,挂着他的“终身大事”!我只好应付:今天见了,你们各自把握,成或不成,全在你们,我尽心到此。
说这些话时,不期然想到昨晚和“板桥”潘珠军的交流。我很少玩微信,原来不会,现在会了,但玩不熟。昨天鬼使神差,糊里糊涂上了“老五粉丝群”,而且说了一些话。
我玩书画,主要就是玩,开心第一,挣钱最好!进了“老五粉丝群”,先看到“板桥”说事儿,都是关于“老五”。期间忙了几分钟朱爷,回来再看,竟有了“火药味儿”!
“火药味儿”,来自“群主”和“板桥”。我仔细看了文字,又认真听了语音,感觉苗头不好。鉴于“群主”是老乡,没说什么。“板桥”是朋友,该引导几句。
我的“引导”,直到深夜。说过的话,不敢说全对,但绝对出于好心,为“群主”,为“板桥”,当然也为“老五”。曾经火爆的“老五”,突然“沉寂”了,都该反思。
“老五现象”,是13年艺术界的奇迹。如何面对“奇迹”?艺术界、收藏界、以及狗屁界,那不健康或者龌龊的心态,令人作呕!面对别人成功,干嘛非要骂大街,使绊子?
“老五”忙得昏天黑地,连我这最初推动市场的“最惠国待遇”拥有者,都数月拿不到作品,你还指望他能画出多少画?他推行“代理制”,这是他的选择,与咱何干?
“代理制”错吗?代理制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营销方式,至少在艺术界如此。“老五”敢于推行“代理制”,这没错。假如说有错,或许是“代理”执行不力,跑偏了。
面对“老五”阶段性市场回落,有朋友慌了,急了。其实市场原本如此,有涨有跌才正常。徐渭厉害吧?写那么好的字,画那么好的画,最终也是饿死。他找谁诉苦?
“老五”好吗?朱爷之后,依然在走朱爷路子的书家画家,不管门内,还是私淑,最有味道,最可期待,首推“老五”!所以我依然力挺“老五”,相信“老五”!
“老五”曾有那么多狂热的“粉丝”,一纸难求啊,热到何种程度?我想说,真粉丝,那就坚强地支持“老五”;伪粉丝,别再跟着起哄,趁早退出,越早越好!
最后也对“老五”代理建言:静下心来想事儿。别浮躁,别投机。既要考虑“老五”,也要考虑“五迷”,还要考虑市场。为了大家热爱的收藏大业,努力!
2014-06-09 20:49:10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