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斋号,是从事艺术品创作,或经营艺术品的人们,为自己的工作场所起的字号,如抱璞轩、三惜草堂、竹韵斋、十万莲花堂、马教授的店等等。
从字面或从语法分析的角度看,轩,堂,斋,还有亭,居,精舍,等等,指的是“某地”,“某场所”,这些地方,或者是写字画画刻印章搞工艺的地儿,或者是卖字卖画卖印章卖工艺品的地儿,总之是玩儿文化玩儿高雅的所在。
一般情况下,这地儿,该有个场所,也就是该有个门面儿。但自从有了互联网,开店比以往容易多了,只要想从事艺术,不管是买,还是卖,上网三分钟,就可以设立自己的门市,稍微动动脑筋,再用十分八分,就可以有自己的轩堂斋亭居精舍。所以,这千奇百怪的字号,干脆就真的成了“字号”,而没了实际存在的店铺。
正因为这轩堂斋亭居精舍等可以根本不存在,既门面,又省钱,足可蒙人,所以,我学会上网第二天,大约晚上11:00,用了不到半小时,就一口气给自己起了三个斋号:竹韵斋,松梅草堂,镂月裁云轩。如今看来,这仨斋号,还真不丑,响亮,文雅,当然也有了些许名气,尤其“竹韵斋”,大约算得上“名店”了吧?
在网上玩儿,有很多好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钱容易花出去,不必怕货币贬值。另一个特点,与花钱分不开,就是信息量大,稍一用心,每天都可发现花钱的路子。譬如“桐荫山房”老赵搞了个题斋号活动,请著名书家刘彦湖给大家写斋号,既挣了钱,还销了书。再后来,“冬雨轩”王继超,“颖墨斋”邢彦生等等,也都推出名家题写斋号活动。因为有了这些活动,凡在网络行走的艺术人,就都有了一个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斋号。
粗算起来,我的斋号,除竹韵斋、镂月裁云轩、松梅草堂外,还有镂云裁月轩、镂月裁云斋、十万莲花堂等。前三个是我自己起的,后三个则是拾的,阴差阳错得的。
镂云裁月轩有两个。一是纸本,出自著名书法家张旭光之手。“颖墨斋”请张旭光为网友写招牌,我请题“镂月裁云轩”。千呼万唤,盼了一年半,终于盼来了,却是“镂云裁月轩”!一是印章,出自著名篆刻家尹海龙之手。经明诠指点,突然爱上印章,尤其爱上海龙印,以为至宝。定的多,就额外求印:“再捎带刻方斋号印吧---镂月裁云轩”。收到一看,得,齐了,纸本,石本,都有了!
镂月裁云斋,出自著名书画篆刻家王丹之手,印章。那年,王丹来山东对付陶泥,路过德州,需要休息,原已联系的郑先生,突然去县市“视察”,明诠嘱我接待,于是与王丹就有了一面之交。回东北后,王老师给我寄来5方印章,其中就有这方“镂月裁云斋”。王老师讲,知道刻轩为斋了,但东西精彩,不忍毁了重刻,并说,如果我不满意,可以再另刻一方。尽管我满意,但还是愿意请他“再刻一方”,可惜我脸皮薄,没敢再张嘴说。
十万莲花堂,有点特意求题的意思。魏启后老先生为人写字,达到一定批量,会奖励买家一幅开三小品,写四字,横幅,如“介眉多寿”,“雪里梅花”等。因家里那位信佛,“十万莲花堂”既有佛意,又富气势,就想请魏老题写,不料却没了机会,只好退而求其次,得了一件“十万莲花”小横幅。后来,因为各种机缘,请几位先生写了几件,精彩,但还不是我心目中的“十万莲花堂”!
2009-6-7 10:06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