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老瓜,一下订了不少。那种发现宝物的激动,至今让我心颤。
然后是等待,盼望。几乎天天上网,看又有新作了吗。哪天没见老瓜露面,心里就急,别是病了吧,或是有其他事儿?
说心里话,从认识老瓜,到第一单开出,中间也就一小时。很多朋友说我“狠”:一要几百件,你也下得去手?他们不知道,这次买老瓜,不是几百件了,是几千件,“狠”这词,怕说不到位了,换个词?
上大学的时候,男同学在宿舍疯,会说:谁谁,和女朋友处得咋样了?不行咱就先上车后买票啊!从认识老瓜,到重手迭出,订件十几天累到千多件,这“霹雳手段”,把我自己都给震了!我这是不是“先上车后买票”啊?
这些年搞收藏,我得益最多的,是书画界几位名家,尤其得益于于明诠。后来我有胆子了,眼力也长了,出手就狠,风卷残云般。十年前我拿朱新建“美人儿”、朱培尔印章,一单也是上百件!我一直觉得,温吞水没劲儿,对自己对作者都没劲儿!
“先上车后买票”啥意思?分开说,“先上车”:一见老瓜,直觉告诉我,这是个人物!没商量,先拿200件再说!“后买票”:订件到手了,才施展内功,请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天津美院教授看,请收藏界几位大鳄看。这功夫必须下,不下不行!
“老瓜”迅速“火了”,收藏家竞相追逐!就这不到一个月,我这“总代理”,手机都给打爆了,每天嘚啵嘚啵多说多少话啊!我注意到一句评价,王酩东说:“老瓜用色纯艳而见逸气,具足新意,乃文人画在当代转型的代表性艺术家!先生好眼力!”
天津“冬雨轩”迷“老瓜”,天天上网看,而且打电话,就几句:“老瓜”画得太好了,拿到全国都一流!他还不断提建议,要我转给“老瓜”。我哼着哈着,但一句没转。我觉得,“体制外”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没婆婆。让他放开画吧,我兜底儿!
等作品的日子,我就这么甜蜜着,焦急着,思考着,嘀咕着。和“老瓜”约定,每月25号,“老瓜”给我发作品,这是我们相识的日子。今天特意发了“纸条”:从现在开始,哥哥象盼新生儿似的盼望兄弟的画,激动非常。几本书寄给你,应该可以参考。努力!
2013-11-23 07:33:59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