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起好,立即出门,上午有个会,我得熟悉下材料。散步去单位,边走边琢磨:“代理”,你想说什么?你能说什么?这问题一出,我立即想回家改题目,咱说啥不好,干嘛非说“代理”啊?
好在办公室有电脑,三步两步进门,开机,上网,进博客,要下手改了!却发现“馒头的小厨房”已发“评论”:还没开口呢就有人叫好(喜欢)啦?早安!代理。小厨房说这话是2013.11.12.06:37:19,在她之先肯定还有“喜欢”过的喽。咋改?难住我了!
代理,应该是个角色,是个中间环节?查“百度”肯定有解释。我不查“百度”,我想说说我的认识,对错都是我的。关于“代理”,最关键的素养,第一,能沟通,会协调;第二,眼光好,擅表达;第三,情商高,重然诺。
沟通协调,绝不是人们常说的“能说会道”。这个沟通和协调,既包括与作者、与藏家的沟通协调,还包括把作者与藏家、作者与市场、藏家与市场的关系理解透、把握住、处理好。更重要的一点,有能力说服作者合理订制“润格”,不过低,也不过高;不猛涨,也不停滞。得让市场喘息,还能让藏家盈利。这一切都很难,尤其与成名作者的关系把握,那更是难。正因为难,一般人做不到,才推出了“代理”这个环节,才养活了“代理”这批能人。
代理,不是那么好当的。这里有一个“双重选择”:代理选择作者,作者选择代理。代理选择作者好理解,你东西好,潜力大,代理就会来找你。作者选择代理就不那么简单,选定之前有诸多事情要考量。譬如这人眼光怎样,他看中的东西什么水准?譬如这人表达能力如何,喜欢的作品,那里面细微的精妙的感动人的“那点意思”,他能表达出来?这些考量很重要,因为作者和代理的关系不仅仅是买卖关系、利益关系,还有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彼此无法交流,或交流碰不出火花,只由市场和利益维系的关系,多乏味?
观察过一些现象,有好的,也有差的。代理和作者的关系把握,除了市场各种基本要求外,最为关键的,还是“情谊”。所谓“双向选择”,考量的根本,怕是应该在这里。作者和代理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这极其应该的“应该”,常常被打破。不管因代理还是作者引发的“不平等”,都是不健康的关系。我这人重感情讲义气,就特别喜欢高情商重然诺的作者,既然是玩书画,那就情投意合着玩儿,放情放性着玩儿,生死弟兄着玩儿!别不谈市场,也别光市场。市场那点子事儿,相对于情谊,是不是就太无所谓了?
2013-11-12 06:11:39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