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琢磨一个问题。假如画家的基本技术都过关了,都是一等一的技法高手,就同一题材操作,那高与低,好与差,会体现在哪里?
我手头收藏的钟馗,李振坤是一个系列,约50件;再就是“清谷”周锋,订了100件。李振坤画钟馗,绝对是当今一等一高手,无论构图,还是笔墨,都极尽精彩。“清谷”周锋画钟馗,则另辟一条路经,尽管略显稚嫩,却也渐成规模,足可名家了。李和周,在钟馗这题材,李更深入,周更朴拙,二者互为借鉴,或许能各有进境呢。
在一批周锋钟馗小品中,我选了几件作为藏品。这幅《神仙的生活节奏》,是其一。画题是我起的,为什么起这题目?第一,作者没题画名。算好会有“高人”代庖?第二,一些画,“无题”更好,一题就泄劲;第三,我也不愿多事儿,钟馗多了,制图总得区分开吧?第四,我读这图,读出了我的见解,而且越琢磨越有味道。
“清谷”周锋善画钟馗,敢于在人们太过熟悉的题材上动刀笔,是需要有点胆量的。我注意了,周锋画钟馗,除了教化意义上的正义、威严、刚直、悲悯外,又小心翼翼加了一些幽默。我的看法,钟馗形象要活起来,需要在两个方面加把劲儿。其一,让神走下神坛;其二,让神多些调侃。即便就是神,也叫他放松一下吧。
这幅钟馗小品,让我读出一些“另类”意味。紧张工作着的钟进士,捉鬼之余,也有自己生活节奏。赏梅,饮酒,其乐何止融融?看来公务不少,梅赏得心不在焉,眼睛都触到花儿了,浑然不知!喝酒那范儿尤其精绝,漫不经心端了海碗,小鬼儿高擎酒壶斟酒,瞪大眼睛瞅着,小心翼翼。“公安局长”做到这份儿,忒牛x了吧?
朴拙,是周锋特点。朴拙之外,他开始探索“细微”。著名书法家于明诠先生讲书法,说他最在乎书法中“那点儿意思”。何止书法?绘画、篆刻、雕塑、音乐、戏曲,一切艺术,最能打动人的,其实就是那点儿“意思”。就这点儿“意思”,艺术的高下、优劣,于此见了分晓。正在“细微”处孜孜以求的周锋,前途岂可限量?
2013-08-30 22:55:51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