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琢磨工作,叨叨了些“忧患意识”的牢骚。今早一看,连自己都脸红。在“老两口儿的小树林”,就不说工作了吧,说说玩儿,说说书画吧。
玩儿就快活?不一定。有的人玩儿,越玩儿越带劲儿,越有滋味;有的人就不行,本来是玩儿,却玩儿得苦闷,玩得闹心,玩得提心吊胆。比如玩儿书画,就是如此。
我觉得,玩儿书画,也得强化“忧患意识”。在作品的选择、购买、收藏、销售诸多环节,都要“如履薄冰”小心去做。玩儿书画的“快活”,这是基础。
最近我就遇到烦心事了,好在最终妥善解决了。事后考虑,烦心事之所以来,原因就在自己大意了,一再自我暗示的心理底线,被自己悄然突破了。
玩儿书画的“忧患意识”,实际就是不断给自己“设疑”。面对一件作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自己出几道难题,哪怕有一点疑问,这东西就绝对不能拿!
玩儿书画的“忧患意识”,还有一点,就是别相信“卖家怎么说”。这话说起来难听,但道理绝对正确。卖家要卖,图的是利益,利益面前,最可信的还是自己。
我的烦心事儿,就是轻信了。一,轻信了卖家“终身保真,假一赔十”的承诺;二,轻信了“直接从画家手里拿来”的保证。想想这两点,哪点能落实?
网络交易值得规范的一点,所谓“作品保真”,假如出现了“疑问”,对作品“真伪”的鉴定,应明确“由卖家负责”,直到确实消除了疑问,才能成交。
卖家的一系列保真承诺,得切实有根据,不能信口雌黄。尤其不能推脱责任,让买家去找作者讨说法,作者说错才退款退货。这是不讲诚信的无赖行为。
无论买家还是卖家,其实都有一个身份互换的问题,这笔生意你卖,下笔生意你可能就是买,从诚信角度,从长远角度,还是“爱护自己的脸面”吧。
玩儿书画挣钱,这钱一定要干净,不是什么钱都能挣都能花的。建议大家适当修修佛,至少接触点金钱之外的信仰,“人在做,天在看”,干净一点心里踏实。
2013-06-15 09:11:23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