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呼唤“忧患意识”

(2013-06-14 16:11:20)
标签:

杂谈

分类: 呆人呆话

想哪儿说哪儿---呼唤“忧患意识”


  这几天要开几个会,审阅材料时有一点情绪,老觉得工作浮,深不下去,缺乏“忧患意识”。

  有了这情绪,就老琢磨这词儿,渐渐有了些想法。不定那个会议,我会讲下去,对部门,对同志,也对自己,来一次“猛击一掌”,把精神抖擞起来。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忧患意识”的百度解释很到位,也很冠冕,但不是我心中郁积的那种感受。我想表达的意思很具体,甚至没有闪光点。我觉得,和平日久的国人,尤其是拼命追赶却越追越欠发达的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是心死了?还是放弃了?总之是“疲沓”了。
  为企业服务,多么应该尽全力去做的事情,却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去做,倒是这费那税管得很到位。招商引资动用多么巨大的人财物力,项目不来人家是爷爷,项目来了部门是爷爷,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不落实谈判时承诺的比花儿还鲜艳的基本承诺。长此以往,还招什么商,谁还敢来做事?
  与企业谈判,我不愿说做不到的事,只要说了,就会头拱地去落实。已经成为名言的“落地项目是最有说服力的名片”,我不明白,当地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干嘛落实起来就那么难!就不怕这“名片”成了“反面教材”?就算当地解决不了,咱是不是也应该与企业一道跑省进京帮着解决?企业落地后的服务跟不上,是不是也断了咱的财路?
  起草讲话东拼西凑,全然没有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通过会议推动工作的思路,给人的感觉就是应付了事,推脱责任。这种疲疲沓沓的应付,让人害怕。会少开,既然开,就开出效果。该查找的问题查找清楚,该安排的工作安排细致,时间、目标、措施、检查、整改,都讲明白。一味应付的作风,既害自己,还害队伍,贻害无穷!
  很多单位部门跑编制,老觉人手不够,工作不次序。殊不知,人员越多,环节越多,办事越繁琐,事情越会办糟!创业的单位,必须是部门少,环节少,人员少,一岗多能,一人多责的体制。得紧张起来,思想紧张,腿脚紧张,快节奏工作,才有前进的可能,发展的可能。

 

                        2013-06-14 16:11:20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