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李强,算来也近五年了。
关于李强,看到听到都不少。尤其他的书法,他的印章,还有他的绘画,让人过目过耳都难忘。
最近关注李强,一是老石开写了一篇文章,对当今印坛,颇做了点指点江山的指点。那里面,特意提到李强,尽管并没“论定”,却也令人刮目。毕竟他这年龄段的诸多高手,老石开特意“推出”了李强。
都说艺术没标准,都说艺术看职位,但就在这“定势”中,石开却是“例外”。相当年,出于什么原因,石开要辞掉“主流”职位?现在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扔了“乌纱帽”的石开,不仅没有销声,反倒更加火爆,更加给力。他的个性张扬的书画印,没有一步登天,却也稳步上扬,正在逼近“超一流”。他的书评画评印评,具有极强的号召力,能让这老先生说声好,不容易,而一旦被他说了,收藏界几乎马上就可掀起飓风,形成波澜:石开先生都说好,肯定错不了。
关注李强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在“中国书法超市”有了专卖店:10排4号,“檐樯艺术空间”。以前,很多艺术家不喜欢网络,也不愿接近网络。威风八面的老石开,别说网络,连手机都不玩,也不会玩。温文尔雅的华人德,一说网络就愁,请他接发邮件,还不如请他写信,他嫌上网麻烦。如今,艺术网站司空见惯了名目繁多的“工作室”,对外交往,网络成了首选,至少成了不可或缺。很多艺术家,自己,或请人,办起了各自的“作品专卖”。《樯
艺术空间---李强作品专卖》,精彩鲜活的李强不断推出,让人不关注都难。
李强被人关注,从形式,到内容,没法不被人关注。他那著名的“马尾辫”,他那迷人的“微微一笑”,他那印的放纵,字的率意,画的稚拙,实在让人过目难忘。北京徐海,说自己是“汉字造型工作者”,说得实在,贴切,直奔主题。书法是什么?说到家,技法,章法,结体,书法的几环节,讲究的根本,都是造型。李强有一顶帽子,叫“中国汉字艺术中心主任”。面对这顶帽子,我突然觉得,李强的全部魅力,怕都来自于他对汉字独特的理解和把握。关注李强的朋友,一般最喜欢他的印,以为印是李强艺术的代表。我说,如果按齐白石的方法为李强排序,则是:字第一,印第二,画第三。李强对汉字造型的独特视角,造就了他书法的张狂,印章的爽利,绘画的苍茫。一切都依赖修养,艺术尤其依赖修养。艺术高下之争,最终争的,还是修养。
石开指点印坛,能推重李强,正因为相比而言,更看重他的“篆法”。读这段话,让我想到一句古语,不说大家也会想到。这话的意思是,英雄所见,大体相同。哈哈。
2010-12-5
16:05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