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黄宾虹,于其“五笔七墨”,颇有感悟。五笔者,平、留、圆、重、变;七墨者,浓、淡、破、积、泼、焦、宿。宾翁73岁后晋京,改七墨中的“积”为“渍”。一字之易,境界顿出,似汪汪之水,活了,亮了,透出鲜活、恬静、可意、撩人的生命气息。
水汪汪,是个让人神往的词。小时作文,文中的小朋友,必有一双“机灵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作家写女人,那双会说话的眸子,也必“汪着一泓秋水”。至于女人的美,即便不明写,字里行间也让人生“能捏出水来”的快意。可见,人的骨子里,对那柔柔的、活活的、鲜鲜的、纯纯的水,是那么衷情,向往,魂牵梦绕。宾翁作画,挥洒之间,必也想到了山水欲活,须有扑面而来的清凉、茵蕴之气.象女人,状其美,怎能离开软软的、亮亮的水?山水画画到这种程度,焉能不让人奉为至宝!
水汪汪,作为一种境界,岂止文艺如此,做人亦然。思想品德课,在中国,自学前班就开设,不知别人感受如何,在我,最能催眠的课,就是这类思品。老师讲得假惺惺,学生听得昏沉沉,聪明的孩子反其道而行之,不让干啥偏干啥。品德在人至关重要;品德说教,愈说愈厌。思品的教材,可能是天底下最蠢的一帮人编订出来的。某不才,却存拨乱反正之念。窃以为,思品教育,指导思想可大,具体施为宜活,就如宾翁做画,得有“渍”的功夫,追求“水汪汪的境界”。
总感到生为中国人不易。“拨乱反正”前,太政治,斗得象乌眼鸡,人人自危且危人;“拨乱反正”后,太经济,俗得象乡巴佬,金钱面前“没见过猪跑”的样子。怎的就不能稳住心神性情一点?宾翁的山水画,陶渊明的桃花源,施光南的希望的田野,其实都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恬淡、充满绿意,让人觉得烫贴。
“水汪汪”的境界很高。得一笔一划、一点一滴、反反复复去“渍”。大话办不了,高调办不了,当面人背后鬼永远更办不了。你得耐得住心神,一步一个脚印去接近。
“水汪汪”的境界很实。不在你如何说,而看你如何做。一般情况下,说教家的境界都不高。不信你去看,反大吃大喝叫得最响的,比谁吃喝都多;反超标配车讲得最硬的,屁股下的车比谁都豪华;反亲友家属承揽本单位工程讲得最动听的,亲友家属挣的银子比谁都压腰。凡此种种,老百姓看得清楚。说到家,水汪汪的境界不能装相。
“水汪汪的境界”最“民心”。天下苍生,黎民百姓,望眼欲穿盼着这一境界。五花八门、劳民伤财的各种形象工程,真的很“民心”吗?一个个叫出来的“民心工程”又有多少是真的为了“民心”?“民心”是什么,是过日子,是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哪一天,统计部门的各类数字不再需要自觉去水分了,就是“民”真的为“本”了;哪一天,各类各级官员不怕群众当面说事儿了,“水汪汪的境界”就快达到了。
“水汪汪的境界”很遥远。艺术家们可以靠下功夫达到这一目标,因为艺术是一个人能玩且玩得转的;一个功利、浮躁的社会要接近这一目标却很难,社会的人相互熏陶、交叉感染,且有那么多的昏官、脏官在玩弄民心,其难可知矣。
2007-4-21 22:01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