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想哪儿说哪儿---象孩子那样画画
(2013-01-25 21:05:32)

当我兴致勃勃拿出朱新建的画要显摆时,朋友说了:这是你儿子画的吧?比我儿子画得差远了!我以为他在说笑,抬头看他的脸,却是一脸的真诚和认真,似乎在为我儿子的技艺担心。唉,我能说什么呢?
我曾以《杂说“孩儿体”》为题,说了我所知道的关于“孩儿体”的一些皮毛,现在看来,那些“皮毛”,实在“皮毛”,根本没说明什么。这里的问题,正如我那朋友心目中想的,他们把孩子的看法和作法,统统看低了,看扁了。他们以为,孩子的看法和作法,都不漂亮,甚至称不上是艺术。
看过毕加索少年时期自画肖像的人,都会为他的洗练老成,要言不烦而折服。对此,毕加索本人却另有说法:我在十几岁时就能画得象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象孩子那样画画!
象孩子那样画画,是毕加索一生的追求。我们能否把外国的毕加索,和中国的“孩儿体”等量齐观呢?且不管他们艺术成就的高低,也不管他们国际知名度的悬殊,单说毕加索“象孩子那样画画”,与“孩儿体”们内心的追求,是否有相通的地方?
我以为,毕加索和“孩儿体”本质上的共同点,一在他们都不安分,有想法,想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干出点“响儿”,和世人不一样;二在他们都有功夫。人人都会的,人人都重视的,他们早就过了关,当人们还在描红临摹敬畏“传统”时,他们早就开始“异化”了,早就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领域了;三在他们都有脾气。别人喜欢的,他们目之为“俗”,不屑一顾;别人抨击的,只要他们喜欢,一百头牛也拉他不回!
我还以为,毕加索和“孩儿体”相通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追求自由,象孩子那样,怎么看,就怎么写,就怎么画,写这一笔时不顾那一笔,画左眼时不顾右眼,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派天真烂漫,一派浑然自发,让人在无拘无束中尽享书与画的快感!
读朱新建的画,我能感觉到儿时的快乐,这快乐,让我想调皮,想再过一回想哭就撒天泼地地哭,想笑就无所顾忌地笑的---自然率意的生活!
2008-7-4 21:43
于镂月裁云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