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镂月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953
- 关注人气: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想哪儿说哪儿---《老竹年表》之1990
(2013-01-17 07:13:29)




这一年的五月,我与市直二十几位同志,受地委组织部委派,到乐陵市挂职锻炼。我被分配到市区西部的郭家乡。
到郭家乡报到,是地委党校苗玉友书记送我去的。郭家乡当时的党委书记是吴新华,才三十几岁,那时算极年轻的书记了。吴书记的父亲,好象也曾在郭家乡当书记,与苗书记是老朋友,苗书记送我,也有请吴书记照顾我的意思。后来,吴书记果然很给面子,在挂职期间,帮我解决了预备党员。入党,是极重要的事情,是最基础的政治资本,现在想来,如果不是苗书记郭家一行,我的人生轨迹会是另一条曲线?
在郭家乡,与副乡长李海治一起分管郭家片。片里的工作咋开展,忘了,只记得有一个村的书记,姓张,年纪约有六十开外,脾气很大,收提留收不上来,会在高音喇叭上骂,很实惠地那种骂,听得让人心潮澎湃,想入非非。
张书记家嫂子做的饭特好吃,至今想起,都让我流口水。老嫂子知道我们来村里,会提前发了面,买来猪肉,粉条,大白菜,劈柴大锅炖菜,上面一锅大馒头,吃起来别提多香了,一顿饭,我能吃**菜五个馒头,喜得老嫂子合不拢嘴。
那时最艰苦的活儿,是收提留,收不上来的时候,乡里会“上手段”。我经历过一次,现已过世的刘兆林乡长带队,到乡驻地西南一个村子催提留,遇到一个“钉子户”,说了一些理由,就是不想交。刘乡长背对了这人,身后发力,一脚就把那老汉踢倒了,其余的人马上响应,手脚没怎么并用,那“钉子”就“坐”椅子上起不来了。回来后,我琢磨很久,刘书记那背对人的一脚,真是神来之笔,咋就想得出,又咋能做得来?但从此我再不参加类似拔钉子的差事,觉得看不下去!
一年半挂职结束时,我们一行二十几位,都“表现突出”,都被授予“乐陵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市委郭书记,政府金市长,专门安排欢送,还给我们带了花,照了像,很体面地让我们回家。
挂职期间,党校每月补助25元钱,我舍不得花,把它攒起来,最后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至今还在用。买这缝纫机,是我们家的大事情,我们高兴,党校的老师们也高兴,都来看我家新置的“大件”。媳妇是胶东人,手巧,有了这缝纫机,不知添了多少快乐出来。
2010-1-10
11:10 于镂月裁云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