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收藏于明诠的“六个理由”

(2013-01-12 00:4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见山见水
想哪儿说哪儿---收藏于明诠的“六个理由”

   春节前夕,得见明诠夫妇。
   寒暄已过,端出商人嘴脸,要收藏明诠小品100件,看他如何开价!
   不得不承认,明诠成熟了,应对来自各方的“侃价”,很自如,方寸不乱。尽管我采取了当年希特勒对付前苏联的策略,小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办法,依然毫无效果,被他前后左右挡个水泄不通。
   没办法,尽管得不到多大便宜,还是定下足尺小品100件,谁让咱对人家“剃头挑子---一头热”来呢!
   收藏金石书画,我是票友,几乎没有专业方面的训练。但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说来也怪,自从跻身此道,出手狠,竟无闪失,打哪儿指哪儿,百发百中,令业内人士都咂舌。
   我对明诠,之所以“剃头挑子一头热”,原因很多:

   其一,明诠,已不是原来的明诠。自从连获三届中青展金奖,他已是中国书坛的希望,一位未来的巨匠。至少,他有这潜质,有这基础,小看不得了!
   其二,明诠成名之后,能立得住,不矫情,不上晃,一如既往走自己的路。如果说有变化,只能说,比获奖前,更稳,更实,更小心。你不正面接触,深入交流,甚至不相信他就是轰动全国大名鼎鼎的于明诠!
   其三,明诠走的路,是书法操作走向巅峰必须走的路。他成名之后,不忘技法锤炼,但也绝不拘泥于技法,而是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多角度发展。读书,画画,唱京戏,写文章,游历名山大川,以增加点画线条以及章法的蕴藉和趣味。在展赛一统书坛的今天,能成于此,又出于此,既能打进去,又能打出来,太难得了!
   其四,明诠对书法的追求,是趣,而不是匠,这应该说是成大器的基本素养。倒不是说他不重传统,而是说,他能在传统中走出来,追求自己的艺术语言,架构自己的艺术符号,成为“我”,绝无仅有的“我”。伟大的艺术,绝不是跟风的艺术,而是独特的,甚至是骇人听闻的艺术。譬如毕加索,他那扭曲变形的画作,开始时能接受的,全世界能有几人?
   其五,明诠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作品的市场。爱钱,人人如此,关键看怎么爱。作为著名书法家,每天接待来自全国的爱好者,能把握好自己,不因远近亲疏随意改变润例,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买家负责,这很重要!
   其六,明诠已是山东艺术学院的教授,学养日丰,阅历日深,又有一批研究生围在周围,所谓教学相长,可以预见,满腹经纶,勤奋好学,聪明绝顶的于明诠,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宗师,收藏他,还会有错?


                                    2009-2-13 22:55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