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镂月裁云
镂月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953
  • 关注人气: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玩“印模”

(2012-12-15 13:35:34)
标签:

杂谈

分类: 童年记趣
想哪儿说哪儿---玩“印模”

   这题目一映入脑际,我立马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年过40的我,冲动之后又有一种失落——多么好的玩法,怎么就绝迹了呢?不是有素质教育的说法吗?看来素质教育的路是走窄了,至少是“扬弃”得不对或不准确。
   先说印模的原料。胶质加少许沙质泥巴,加水调和,摔打成型,制成比清朝或民国时期银元稍大稍厚的圆饼状,或人工或机制刻上种类繁多的图案,以烧砖瓦法烧制,是为“母模”。孩子们大都在自由市场上以几分钱购得一枚,回家按以上操作和泥,用“母模”倒制,待烧饭时埋入草灰中,即可烧成凸状“子模”。
   再说印模内容。印模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就我所见,有历史题材的,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穆桂英挂帅等;有小说情节的,如三打祝家庄、燕青打擂、枪挑小梁王等;有各种兵器的,如歼击机、掷弹筒、坦克车等;有各种动物的,如鲤鱼跳龙门、蜻蜓、青蛙等,可以说各种题材应有尽有。不说图案精美绝伦,就说上面的题字,也远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书坛兴起的所谓“丑书”要耐看不知多少倍。
   三说制作的乐趣。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印模,在那个时候,印模的拥有量及精彩程度足可决定你在小朋友中说话的份量。你的东西多,题材广,你就是老大,就可以颐指气使,任意安排其他玩伴的工作:你去提水,你去挖泥,你去准备柴禾……。记得有位小朋友从亲戚家带回一个精美的坦克印模,一时间,我的同盟军纷纷倒戈,都围到他身边去了。怎么办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收拾起我的宝贝,故作恭维状,赢得了“敌手”信任。不辞辛苦甘作下手,亲自提水和泥。只不过凭借一流的工作经验,在调泥的手法上略作手脚,不到20分钟,那印模便从中间分崩离析呜呼哀哉了。倒戈了的玩伴又回到了咱的旗帜下。哈哈。
   最有趣的要数印制的过程,既要有耐心,又要有力气,更要有技术。浑身泥,满脸土,好不容易制作了一大批“子模”。点火,加柴,入炉。一堆小朋友耐着性子等,不时趴到灶台下看一眼。终于等到开炉了,小心地扒开柴灰,一个个取出来,看是否烧成红色,看造型是否精美。但十之八九会烧炸烧裂,比较完美的每次够不到几个。再印,再烧,不厌其烦,再急的性子也把你磨缓了。
   据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大师陈景润,能几十年耐着性子演算为什么1+2=3,就是打小玩印模磨得没了火气,要不天知道他怎么会有兴趣研究连2岁孩子都知道的学前班算术。1+2=?不就等于3吗?为什么等于3?因为等于3,所以等于3。陈景润真笨。


                                2007-12-18 21:34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