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2012我准备买谁?

(2012-12-14 20:30:10)
标签:

杂谈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2012我准备买谁?想哪儿说哪儿---2012我准备买谁?

想哪儿说哪儿---2012我准备买谁?
想哪儿说哪儿---2012我准备买谁?




   老齐在《收藏研讨》开了一个帖子,题目叫《2012,书画市场,你看好谁?》  
   我今天读的时候,已有11页,短短十几天,竟有一百多个跟帖,说明老齐的题目好,切中藏家心理;也说明经营书画,实在需要研究,你“看好”的,我“看好”的,恰好是市场“看好”的,这收藏才有滋味。
   老齐抛出的“砖”,有两个选择,一是“买安全”,也就是收藏中老年,有人认为他们是“硬通货”;二是“买希望”,说的是吃进中青年,“增长点”的说法主要指这批作者。我的看法,如果从“稳妥”和“利好”两点考量,我更看好“中老年”和“中青年”共有的“中”这部分。
   当然,收藏的目标选择,标准绝不是年龄,也就是说,无论是“中青年”,还是“中老年”,只要他的东西“好”,都是我们追逐收藏的对象。所以,收藏“中老年”是“买安全”,吃进“中青年”是“买希望”的说法,都欠妥。根本的,是收藏“好”。
   不是抬老齐的杠,也不是特为要忽悠谁,因为我的视野所及,在世作者,80%以上,是50岁60岁左右的名家;更小或更老的作者,比例不到20%。从收藏和盈利两点出发,我觉得,太年轻的作者“变数太大”,玩玩可以,收藏不妥。一是他们还在长,眼力,手头,阅历,市场,都在变,不断变,所以很难收到他们“最好”的作品;二是我们也在长,眼光,资金,交际圈,周转期,也在变,时常变,藏家“下手点”的变化,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看好谁”的标准,在这种变化面前,要淘汰的,首先就是年轻作者。而50岁60岁左右的名家,这一切都相对稳定了,即便还有被“淘”出的“沙”,风险毕竟小了。
   所以,回答“2012,书画市场,你看好谁”?我的目光,还是更多地关注“50岁60岁左右的名家”。非要拉个名单出来,他们是,石开刘彦湖朱新建鲍贤伦于明诠徐正濂尹海龙陈大中白谦慎吴冠南朱培尔吴振立等。“更老的”,魏启后值得关注;“更小的”,韩璐陈震生金心明何国门包括刘远征,都是大有为一飞冲天之辈,要快抓狠抓,稍一犹豫,后悔都来不及。
   最后,“看好谁”?最好摆脱“年龄”,看作品,看技法,看趋势,这才是根本。何国门,2011年横空出世,红遍超市,单看年龄,他太小了,会被忽视。“凤凰画馆”和“一境画廊”等专卖店,具有超凡的预判力和洞察力,在别人不经意的时候,他们动手了,而且重手连连,造就了“何国门现象”,成2011年“超市奇观”之一,实在值得我等学习借鉴。


                       2012-2-2 17:12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