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想哪儿说哪儿---《见山见水》
(2012-11-18 14:42:34)

此前写过一组文字,都是关于山东书家于明诠的。这组文字的名称,此前我专门给明诠兄发过短信,发短信的目的,一是想求一个合适的标题;二是想用《柳湖情结》,心里又没有底气。
用《柳湖情结》的想法,首先是确实把这段经历归结为一段“情结”了。有这想法的时候,我专门请安徽一位篆刻家给我刻了这方印,内心是要说点什么的。印刻好,给明诠电话,问“情结”是褒义吗?他说,“情结”应该是中性,没有更特别的意义。这就与我心里的感受有了距离,表达不出我对于明诠以及于明诠艺术的深意,以《柳湖情结》归拢这组文字的想法也就作罢了。
最近整理旧文,到关于明诠的几十篇,起什么题目合适?就又犯了嘀咕。首先想到的,还是那方印,还是那题目:“柳湖情结”。毕竟明诠对《柳湖情结》反应平淡,毕竟我还是愿意明诠肯定,这题目,就再次放弃了。
实在讲,读明诠书画印,我曾经想到过“禅”,想到过有关“禅”的种种命题。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同时想到了华人德,想到了吴振立,甚至还想到了金心明。明诠及其作品的“禅意”,尽管还需进一步修炼,毕竟已经小有规模,值得说一说了!
苦思冥想近两个月后,我小心翼翼敲打上《见山见水》的题目,直愣愣端详了足有三天。仍然觉得心里没底,就又查阅关于“见山见水”的所有词条,觉得“见山见水”,实在是关于“禅”最最形象的表述,或者就用《见山见水》了?

明诠兄有一斋号,叫“见山见水楼”。这斋号,是他到济南后才用的。此前,我记忆中他的斋号,有“两一精舍”,有“常有梦斋”,还有“柳湖草堂”。“两一精舍”斋号的由来,我问过,忘了于教授咋回答的了。“常有梦斋”的涵义,我没问,好像也没必要问。至于“见山见水楼”,明诠此时已在济南,关于“山”“水”,他咋想的?不好猜测,也就没怎么猜测。
不管怎么说,我的这组文章,是说明诠和明诠艺术的。用什么名字呢?《柳湖情结》,太平淡,连传主本人都如此说,就不用了。那就考虑其他,《见山见水》怎样?至少明诠和明诠艺术,属哲学意味较浓的一类,他本人又有“见山见水楼”的斋号,反复推敲十几遍,越推敲越觉得合适!
关于明诠及其艺术,我就用《见山见水》命名了。有幸读我文字的朋友,尽可琢磨“见山见水”的哲学或佛学意义,看你是否也有“佛”的慧根。
2012-4-22 07:20 于镂月裁云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