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2012-11-05 19:17: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汉书下酒

想哪儿说哪儿---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今天是2012年11月5日。

  和往常一样,6:30分,手机叫醒。10分钟例行保健,先是摩挲面部,弹拨双耳;再是上下摩擦腰眼,20次一组,做10次。到完全清醒,腰身灵活,这才穿衣下床。先开微机,再开门窗,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说今天值得纪念。先是开机就收到吉林三惜草堂王宝林兄短信:多有得罪!打开却是一个网址http://blog.sina.com.cn/3xct。宝林兄有心,把几年前的事记得那么清,还说了一些我想说的话。特意转载了,值得纪念。

  读宝林兄《我的网友:从“竹韵斋”到“马教授”》,除了文章内容让我感动,还促使我动了“开博”的心。我的系列随笔,开始综合为《我说我话》,写到数十篇后,觉得太“个性”,也没章法,大多数还是“醉话”,就改称《想哪儿说哪儿》,一直坚持到今天。没其他原因,估计还会写下去。

  记得四五年前,我到济南招商,实在没有门路,就找《新航空》的小吴,请她给我绍介朋友,也就招商给我搞点策划。别的不说了,单说关于网络的事体。小吴建议我“开博”,用我的文笔招徕客户。这建议很新,可惜我不会操作,匆匆一面也没来得及细问。宝林兄文中提到2009年那次“超市朋友德州行”,其发端,大概就是小吴这“开博”的建议。

  举办那次“超市朋友德州行”,我的内心想法,是“文化招商”:利用“中国书法超市”这个平台,通过超市有影响力的店家,吸引有文化层次的企业家关注德州。我一直以为,只知道赚钱,对文化对慈善对社会毫不关心的人,充其量算做“暴发户”,称“企业家”,都有点可惜这称呼。现在想来,我的“超市朋友德州行”,或者还有点“文化扫盲”味道呢!

  社会上知道我在网络行走的朋友,原来不多 ,现在好像多了。我的“网络行走”,有朋友说是“博客”,有朋友说是“开店”,还有朋友干脆说是“办网站”。我这人资智较差,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能在“网上行走”,靠的就是“一指禅”,而这三脚猫的功夫,也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学会的。但就凭这点功夫,我也清楚我的所谓“网络行走”,既不是“博客”,也不是“办网站”!如果从“盈利”角度,勉强可叫“开店”。

  读别人博客文章不少,见到精彩的,有时还粘过来,一读再读。自己开博客,原来不会,也没想,今天读宝林兄的《我的网友:从“竹韵斋”到“马教授”》,突然就有了“开博”的欲望。说开就开,马上注册,不到10分钟,我的新浪博客:“镂月裁云”就办妥了。网络建议试发一篇博文,没犹豫,加一小帽,转发宝林兄文章,我的第一篇新浪博文,就这样出笼了!你说这事儿不值得纪念?

  2003年秋天,我到“中国书法超市”,先是浏览,很快开了专卖店。宝林兄知道我的店最初叫“竹韵斋”,现在叫“马教授的店”,并道出这店名更替的无奈和坚守。他不知道,“竹韵斋”第一次改名“十万莲花堂”,不到两年又要改名,想叫“镂月裁云轩”,与老齐商量,他说干脆直接叫“马教授的店”,这店本来就是人家马教授的,你上来玩玩,买点卖点写点,顶多算个“顾问”。我一想,还真是这道理。

  2012年11月5日,我又在“新浪”注册了“镂月裁云”的博客,也就是说,除了“中国书法超市”,我又有了“网络行走”的第二个平台,值得祝贺啊!

  在我就要50岁的时候,学会了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朋友交流,我觉得非常高兴。

  既然开了,就要开好。

  请各位教我! 


     2012-11-05 19:17:52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