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心得

标签:
育儿健康 |
分类: 生娃记 |
坊间传闻:坐月子,女人重生的机会。
巴特,现代医学普及之前,全球产妇死亡率极高,生娃就是过鬼门关,来不及坐月子,很多产妇就已经死翘翘了,重生个毛线啊!
当然,也不能太绝望,人生处处正能量嘛!
据可靠消息,通过规律的健身和健康的生活,假以时日,身体绝大部分恢复是可能的。只是,既想懒成一条虫,又不愿动脑,绝大部分人的做完月子的状态恐怕都不会比孕前更好(尤其是不爱运动的天朝mm)。
神马,你说你同学坐完月子皮肤比以前更好了?好吧,这个我信。。。太容易了,10个月不晒太阳还胖了一点,不白嫩就怪了!
神马,你说你同事坐完月子比孕前还瘦?你同事敢脱衣服秀肚皮吗!
神马,你说你朋友坐完月子罩杯大大提升了?你朋友敢不穿bra测下垂度吗!
神马,你说你邻居坐完月子不痛经了?这个我信,但是,也有很多本来不痛经,生完之后开始痛经的悲催女人。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3ZH00SIGG.gif
神马,你说你小学的班花生娃前弱不经风,坐完月子健康活力四射了?
咳咳咳,那都是别人的老婆、别家的孩子、别人的媳妇、别人的!你丫不用惦记了。
乖乖地承认自己生娃之后肌肉少了、体脂变高了,肚皮松了、肩膀疼了、腰累了、抱娃抱得手腕疼了。。。承认退步,才可能真正改善并进步。
正式以亲身经历,开8月子病:
1,头疼。
民间观点:
月子里不能洗头(洗完头用吹风机也不行),必须戴月子帽包头巾,不能吹风,否则老了会头疼。
我的经验:
孕妇汗多,吹风会导致散热过快,导致头疼。
解决方案:
汗多,所以要每天洗头,并用吹风机热风快速吹干。
2,牙疼+掉牙。
民间观念:
孕期多餐;月子不能刷牙,不能用凉水漱口。
我的经验:
- 牙疼都是牙龈炎牙周炎。
- 孕期少吃多餐,吃饭后不漱口不刷牙不刮舌苔不用牙线,牙龈牙周发炎本来就牙疼,更何况国内医生还不建议孕期洗牙,当然雪上加霜。
- 月子里更是有人一个月不刷牙,牙疼牙松动都是轻的,出了月子直接掉牙的都有。
解决方案:
- 孕中期洗牙一次,每餐吃过都要刷牙,起码要漱口(每次都要刷牙做全套后,我就很不愿意随时吃东西,这样容易控制体重,不容易养出巨大儿,减少孕期糖尿病高血压)
- 月子里勤刷牙,避免牙菌斑附着,远离口腔炎症。
3,肩颈疼。
民间观念:
月子不能吹风;要穿有领口的衣服,不穿大领低领的衣服,并捂得严严实实,否则刮风下雨都会疼,老了更疼。
我的经验:
- 哺乳时,经常低头看着宝宝;
- 挤奶器时间,经常需要低头看是否还有奶
解决方案:
- 经常按摩放松肌肉
- 喂奶不要长期低头
- 挤奶时让家人帮忙看是否有奶滴下来
4,手腕疼(妈妈手,腱鞘炎)
民间观念:
月子里的妈妈不要抱宝宝,否则老了会疼,刮风下雨都会疼。
我的经验:
- 手腕疼就是腱鞘炎,和“鼠标手”没有本质区别,腱鞘炎,磨损导致的无菌性炎症,简单说,是抱宝宝累的。但宝宝肯定是要抱抱的,否则怎么喂奶?怎么建立亲密母婴联系?我月子里第二周就得了腕管炎,大拇指一动就疼,手腕上有个骨性小突起,一按就疼。
- 刮风下雨、寒冷,都会导致腱鞘滑膜囊液减少,增加摩擦,恶化炎症。
解决方案:
- 哺乳枕,解放双手。
- 妈妈陪宝宝玩和睡,抱抱让月嫂出马
- 护腕制动,减少摩擦。
- 疼得太厉害就口服西乐葆抗炎,严格制动。
5,腰疼。
民间观点:
月子吹风了,风痛入腰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3ZH00SIGG.gif,刮风下雨会加重腰疼,等老了腰都疼得直不起来。
我的经验:
- 孕妇的腰疼在孕期就开始了。
- 正确的姿势最重要。等小baby出生后,很多事情都需要弯腰,比如换尿布、喂奶、给baby洗澡。长期弯腰的姿势,当然会腰疼。照顾小宝宝一周后,我先生的腰也华丽丽地疼了(他比我高,所以用尿布台和洗澡支架都得弯腰),我没事就打趣他“月子没坐好”。
解决方案:
- 尿布台(不用弯腰换尿布)!!!
- 洗澡支架(将baby澡盆架高)
- 哺乳枕(将baby垫高,之后挺胸直腰喂奶)
- 捡东西尽量不弯腰(如下图)。
6,股骨耻骨处疼
民间观念:
生孩子把骨盆撑大了,股骨都松了,刮风下雨都会疼,走路姿势都变难看了。
我的经验:
- 孕期长期左侧卧,导致耻骨联合处滑膜囊无菌性炎症,股骨疼痛。(原理和手腕腱鞘炎一样)
- 我也不幸中招!怀孕时没太在意耻骨疼痛,以为这种疼怀孕结束就可以马上好。没想到,在我月子第三周末,突然急性发作了。这个地方疼痛急性发作可真不是一般痛,完全不能动,一碰就嗷嗷乱叫。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但是好起来也真够快的,吃了两颗西乐葆,立马缓解到完全无痛状态。
解决方案:
- 平躺或趴睡。
- 急性发作期(疼痛突然加重)注意休息制动。
- 口服西乐葆抗炎(我的经验是一天内疼痛完全缓解)
- 医用的骨盆带可以制动,缓解疼痛。(不合格的骨盆带会恶化问题)
7,脚后跟疼
民间观念:
- 一定要穿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鞋子,尤其是不能穿拖鞋;并且月子里要老老实实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否则老了脚后跟疼。
- 我生宝宝是在6月,大热天。我在医院穿人字拖,被一干老太太热心教导。。。同病区的病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袜和月子鞋,还不洗澡不洗澡,六月天,每晚脚上都出大量的汗,难道就不怕脚气?
我的经验:
- 我的脚后跟疼从怀孕后期就开始了。每天散步2-3小时,连我妈,我先生的脚后跟都一起疼了。而且孕妇全身韧带松弛(为顺产做准备),足弓韧带也松弛。相当于变成了扁平足(足弓塌陷),扁平足的基本特征就是脚跟疼。
- 产后全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不尽快下地走动,可能引发下肢静脉栓塞,会有生命危险。(栓子掉落)
足弓是人类脚的重要结构。有了足弓,使足富有弹性。即可吸收地面对脚的冲击力量,又可锁定中足关节,使脚变得坚硬,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
解决方案: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动,但不要全程卧床,适当活动,避免血栓(这可是要命的!)。
- 热水泡脚不能缓解足弓塌陷,反而加重塌陷。
- 可以考虑扁平足的专用鞋垫,自行搭建足弓,减轻症状。
8,不能开窗,不能吹风。
民间观念:
不能开窗,不能吹风,否则一辈子月子病(浑身疼痛)
我的经验:
- 产妇汗多(俗称虚汗,其实不是虚,而是怀孕期间体内的水分潴留,即水肿,通过汗液排出体外),除了汗还不洗头洗澡保持身体干爽,妥妥的要感冒,就算不感冒也会发臭。
- 今年夏天南京就有产妇坐月子大夏天盖厚棉被被热到中暑身亡的,妈妈圈到处都是好多天不洗澡不洗头捂得严严实实把自己当泡菜的产妇。
解决方案:
- 每天洗头洗澡,保持身体干爽,就不容易感冒了。
9,子宫脱垂
民间观念:
产后要尽早用收腹带防止子宫脱垂。
我的经验:
在盆底肌没有完全恢复前,用收腹带只会导致子宫脱垂。
将腹腔+盆腔想象成一个用盖子封死的水桶。盆底肌是水桶的底,腹壁是水桶壁,内脏相当于水桶的水。子宫和其他脏器脱垂(还有尿失禁)相当于水桶底部太脆弱,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漏了!
如果盆底肌还没有回复弹性,就盲目收紧水桶壁,这不是分分钟将水桶底压穿的节奏么???
解决方案:
- 收紧盆底肌的基础上,主动收小腹。
- 实在对突出的小腹忍无可忍,要用收腹带,至少要等6周之后,盆底肌回复一定的弹性、子宫完全恢复孕前大小才能用,并且使用收腹带时间不可过长。
- 吸气运动(腹腔压力不至于过大,时间也不会过长)
10,恶露
民间观念:
恶露要好好(中药,比如生化汤)调理,促排;恶露颜色要鲜艳才好。
我的经验:
- 所谓恶露,和月经一样,主要是自己的血液(胎盘附着子宫的地方,有巴掌大小出血口),胎盘附着处的蜕膜的混合物。
- 过度活血化瘀(中药调理),会导致失血过多,引发贫血。
- 宝宝吮吸乳头可以增加缩宫素的分泌,收缩子宫,帮助恶露的排出。
- 早期下床活动
- 多让宝宝吸奶
- 红色恶露期避免过多冷饮,以免血管收缩妨碍恶露血凝结,不易排出
11,产褥感染
民间观念:
捂得严严实实,不要见风见水,一个月不洗澡。
我的经验:
恶露血是超级培养基,要经常用温水冲洗,保持清洁。
解决方案:
- 每2-3小时换一次卫生棉,并用温水冲洗阴部
- 每天洗澡
12,乳腺炎
民间观念:
各种开奶汤,各种油腻的大补。母乳越浓白越有营养,清水一样的母乳会被嫌弃。
我的经验:
- 开奶汤对增加奶量并无明显作用,但油腻的饮食会让母乳变得更白更浓(母乳脂肪含量增高),更容易堵塞乳腺。
- 如果饮食油腻,还不注意经常按摩乳房奶结,很容易引发乳腺炎。
- 母乳的油脂可以给宝宝补脑,但需要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DHA),而非动物脂肪。很遗憾,传统的开奶汤主要以动物脂肪(饱和脂肪酸)为主。容易将宝宝喂得太胖,增加成年后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
- 清水一样的母乳(挂壁现象少),只能说明油脂含量少,并非“没有营养”!
解决方案:
- 高蛋白低脂饮食。
- 开奶不要靠汤,应该靠宝宝吸吮。
- 妈妈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类膳食补充剂(国内传统食物很少有不饱和脂肪酸)
- 尽早按摩通乳腺
- 一旦摸到奶结,马上按摩。
13,产后抑郁症和产后抑郁
民间观念:
国内基本没有产后抑郁症的观念。
我的经验:
- 产后激素急剧变化,生活突变,引发产后抑郁症,这才是才是最严重的“月子病”。
- 轻则心情郁闷;重则自杀,对宝宝有暴力倾向。
解决方案:
- 及时就医
- 家人安慰开导支持产妇。
前一篇:非典型顺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