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九寨
| 分类: 恋之风景 |
乘汽车从成都出发,经汶川、茂县、松潘,沿着岷江而行,一路饱览天府之国的温和平原,岷江河谷风光,沿途羌藏特有的民族风俗,随着海拔上升,一路地貌风情渐变,让人不住感慨,特别是当碧蓝碧蓝的海子一次次下面的深谷里不期然袭来,我们都抑制不住兴奋叫喊,没到九寨,我的嗓子便生平第一次地喊哑了。
这些是1933年大地震后形成的海子,一汪汪碧蓝的湖面令人惊奇,奇就奇在所谓海子,其实只如池塘大小,但颜色却如空中看到的大海,比大海更蓝,等到了九寨沟,只见白云流动,蓝天映衬,雪山矗立,山峦树木围绕,水自由自在地或静卧,或穿梭在绿色间,那庄严通天的大气象,那钟灵毓秀的绝尘风范,美得让人哑口无言,在这里,什么话都是多余,只需静静地欣赏,这是一个不需做任何附加的完美世界,回来后,也只记下了从成都到九寨一路的感动,对于九寨,反是握管难言。
但九寨黄龙就像一副鲜丽的画,时时在脑海浮现。跟团的导游高高地举着“梦回九寨”的红色三角旗,我并不能真切的领会这其中的含义,等到行程结束,意犹未尽,我们不禁异口同声地约定:还要来一次,待到哪年秋天时!
约定难以兑现,梦境时时浮现。九寨,就像心中的一个梦境,让我永恒的想念。
这是一个萦绕心间的梦幻,这是一副真实的画面,它的美丽,是任凭世间丹青巧手,也难以描摹的,有谁去九寨沟写生吗?至少我去的时候,没有见过,而黄山徽州、张家界凤凰不乏写生的学生们,若在九寨写生,那笔该如何才能落得下去,色又该如何着得成呢,九寨的自然风景本身太完美,没有办法去提取和加工,若画出来,总会有些无可奈何或是自取其辱之感吧,我看过的九寨沟画画,色彩不及,而笔墨也显得那么滞涩,丹青高手描摹不出九寨的美丽,对于摄影,直接拍下还好,若利用技巧,那痕迹也显出图像的生硬和拙劣,而纵使杨雄在世,司马相再生,也是难以赋出九寨之美的。
但对于如斯美景,睹其仙颜之后,又岂能忍住不说出来与人分享呢?九寨带来的内心感动不时满溢,如那些美丽的池子,在心间流淌。
再去找寻它的踪影,在卫星地图上,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地方,这里名叫阿坝,郁郁葱葱佳气浮,九寨沟就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三条主沟成Y状分布,总长竟达60余公里,一百一十八个海子点缀其间,或静如明镜,或细流汤汤,或滩流飞瀑,动静由水,悠游自在,千姿百态,颜色纷呈,清澈鉴人,这奇绝的高山河谷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有九个藏族村寨深居于此,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历来耕作自足,怡然自得,绝世风景被养在这方圆深山几百里的深闺之中无人识得,直到1970年代,才被一群偶尔闯入的伐木工人发现,九寨沟童话般的世界惊艳了世人,人们纷至沓来,沉醉在这水景的王国里,流连忘返,许多人一定像我一样,带回的不仅是一个对九寨的旅游记忆,而是一个永恒向往的梦境。
这是一片曾经的沧海,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沧海再为水,那是一种怎样的美丽?
在200万年以前,地壳的运动拱起了青藏高原,沧海成了高原,水的精灵不死,在高原的山谷里,经过时间的涅槃,成为水凤凰,它们在这里跳跃起舞,欢歌不休,神水又滋养着生灵们,这里原始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四季景色迷人,而藏家的木楼,插立的经幡,连绵的栈桥,质朴的磨房,传统习俗和生动的神话传说,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惊艳无比的自然人文景观,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四月,我们走进了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一大早进沟,发现这里比原先预料的要冷得多,站在沟口候场,冷风飕飕地吹刮,有如刀子在脸上刻画,游客们一个个缩着脖子,瑟瑟缩缩地排队进山,此时的我们,还没有感觉到九寨有多神奇,导游给我们交代了注意事项,约定中午十二点半诺日朗用中餐,他便不再管我们了。
没有导游跟随,心里着实有些没底,不知往何处走。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在九寨,导游是多余的,这里的山水自会向你展示,只需沿着路标的指示,专注地享受这妙不可言的美景。
整整一天,我们就在这广阔而悠长的山沟里徜徉,这里有众多湖泊、瀑布群和钙华滩流,景点就是站点,游览车沿途停靠,路过的每一处都会将你的目光紧紧吸引,即便坐在车上,眼睛也不会闲暇,窗外一处处的美景接着跃入眼帘,车上的导游会给你介绍,在这里,没有人会趁着乘车的时间而打盹休息的。
从空中俯瞰,一个一个碧蓝的湖泊像珍珠用绿线串起来,又像是绿色世界里泛着蓝色光芒的星辰在闪烁,澄澈的水流过沟坎,淌过滩地,拂过树林,大大小小的海子,高高低低的瀑布,层层叠叠的滩流,在森林的掩映里,在雪山的映照下,水就像神秘的自然之手,弹出美妙的琴音,这是高山上的流水,等遇识得的知音。
一进沟口,就见迎客松展开热情的臂膀,顺着枝桠的指向,便可见一片开阔地带,生长着大片的芦苇,走进一看,这些芦苇娇小玲珑,在早春的风中摇曳,格外柔美,在芦苇深处,一条宛若玉带的小河穿行而过,这便是芦苇海,清澈的细水悠悠流淌,水湄平阔,芦苇萧萧飒飒,别人诗意。
箭竹海四周青山拥翠,树林叠岭,箭竹尤多,箭竹的身影投叠海子里,微微荡漾,静如天籁。芳草海,浅浅的河流轻缓地,有一搭没一搭地沿着栈道流去,水湄芳草萋萋,而我的记忆里还有一个海子,虽记不得它叫什么名字,但那蓝色的变幻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海边坡地上的高原小花开得让人讶异,我躬身俯看,在这高寒地带,不禁升起怜惜之情。
当看到镜海,平静坦然得让人震撼,碧蓝碧蓝的湖面如镜子般,微波不兴,雪山、绿树、碧空、白云、飞鸟倒映其中,生长缓慢的高原游鱼悠然潜游,成像出一副碧蓝平镜梦幻般的图画,我面对着镜海,呆立着,看这面巨大而平静的镜子,心绪被它牢牢地牵住,仿佛可在此站化成石,大自然是会这样神奇得让人冥想,不知道地老天荒的。
坐在游览车上,有一个海子跟随了很久,乘务员导游介绍说是长海,站在岸边,看不到首尾,气势宏大得让人不可思议,在这高山谷之中,竟然有一大片长长的水域让人放眼眺望,长海尽情地在山谷中铺展,碧蓝碧蓝的,宁静而沉稳,博大而飘逸的王者风范让人深深地折服,而处在巍巍苍山中,皑皑雪峰下,更增添了长海的神秘而悠长的气势,你一定不会把它当成一片蓝色的静水,看着它,你会发现这海是栩栩如生的,这海是如此地富有情态,会有潜龙否?也未可知。
在九寨沟这片山谷中,海子的形态各异,颜色不同,而平静的海子也各有如此不同风格的平静,山林、水湄各呈植物的芬芳,芳草、芦苇、小花、树林各自围绕缀饰着,这些以植物命名的海子,非常鲜明地表达着它们的与众不同。
如果说这些以植物命名的海子把你引向宁静,引向生命的深邃和神秘处,下面这些以动物命名的海子,却是大自然赐予的神来之笔,启迪人们的灵性,表达着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寻。
天鹅湖被四面耸立的山峰轻轻环抱,碧蓝如天,平静安乐,美得落雁,天空中南来北往的候鸟,即便要赶往目的地,也停下匆忙的脚步,喜欢在此作短暂的停留。熊猫海展卧在绿色的瀚海之中,紧邻箭竹海,周围也生长着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箭竹,这里熊猫出没,以实具名,没有虚夸,如果有幸,还可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来海子饮水。犀牛海呢,则是传说有犀牛长居水中,它是九寨沟中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之一,也是除长海之外九寨沟的第二大海,其倒影几乎是众海之冠,每天清晨去雾飘渺时的云雾倒影,亦幻亦真,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这里水域开阔,北岸的尽头是生意盎然的芦苇丛,南岸的出口既有树林,又有银瀑,中间一大片是蓝得醉人的湖面,这一片山光水色,让人流连忘返。而来到卧龙海,从那一池清丽的湖水中,隐约可见一条弯弯曲曲的淡黄色的翔龙游于其中,龙须,龙鳞栩栩可见,随波游动。在五花海的栈道边,可看见一条五彩斑斓的小河,这就是美仑美换的孔雀河,墨绿、宝蓝、金黄及这中间变幻着的颜色,随着微风吹拂,掠过层层波纹,宛若孔雀开屏,让人惊艳。
孔雀河是五花海最佳的注脚,五花海几乎集中了所有的美景,湖面开阔,水质洁净,在明媚阳光的沐浴下,近处明亮嫩绿的树叶,还有造型各异的水中沉木,岸上林丛赤橙黄绿的清晰倒影,璀璨的光晕,不由激起心中幸福的涟漪。五彩池,也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娇嫩的鹅黄,浅浅的草绿,浓浓的深绿,天空一样的湛蓝,宝石般神秘的深蓝……远看,像一幅安静的画,近看,却闪着灵动的光芒,富有生命力,而火花海,在阳光下,灵动的浪花翩翩起舞,跳动着金色的光芒,又像是点点闪动的火焰,就在雪山之下,点燃满山的物语,点燃生命的火焰。
给人以水灵动之绝妙美感的要数珍珠滩,宽阔的石滩上,水花轻溅,忽聚忽散,忽躲忽闪,滚动着亿万颗晶亮的珍珠,这里又像一个巨大的跳舞广场,这是水的轻足欢舞,而树正群海则给人另一种震撼,长达13.8公里,大小40多个海子,海子呈梯田状群集而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海子之间,长满种类众多的乔木和灌木丛,湖水在树丛中穿行,演绎着“树在水里长,水在林中流”的奇观,这众多的梯湖,由飞瀑将每个海子首尾相接,组成一副流动的群海景观,壮观得让人动容,在这里,看水或悠游慢腾,或急切归去,成群结队的水束奢华呈现,流畅之感让人痛快淋漓。
奢华不独一处,熊猫海瀑布是九寨沟落差最大的瀑布,从熊猫海飞流而下,激情澎湃,气势恢弘,而诺日朗瀑布的宽阔让人惊奇,竟然有320米宽,站在诺日朗瀑布前,涛声隆隆,水雾迷幻,绵密的水汽拂面而来,织成一道宽银幕,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那么的动人心魄!这里到处皆可留影,从左到右,兴奋的我们到处转悠,只是一不小心,就会被飞瀑溅湿,这大气磅礴、雄浑递进的气势让人兴奋莫名,据说《西游记》的片头里唐僧师徒就是在此走过去的。
九寨沟的海子,有的色彩艳丽,如变幻莫测的万花筒;有的原始自然,如入仙境;有的幽深宁静,如摄人的宝镜。在它们之间,还有聚宝盆似的滩流,更有形态各异的瀑布,这灵动不已的水,高低错落,转接自然,在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里,在耸立的岩壁下,在雪山的映照下,铺展着水之盛宴,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美轮美奂,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当我们跋涉到绝壁千仞的剑岩,16公里的山路便到了尽头,站在这里,顿有种天外之感,一些藏民在卖东西,每个摊位都是鲜明的五颜六色,他们所穿的衣服,所卖的围巾,供游人照相的服饰,都像是披挂着的经幡,对面灰白的岩峰如剑,伸向天空,站在这里,仿佛有种要离尘绝世而去的感觉,九寨沟本就是个原始而美丽的自然世界,剑岩是沟的最高处,更是鲜有人迹,吹着高原的泠风,看着灰白无植物的剑岩,感受这般苍古、野性和原始沉寂的滋味,我仿佛穿过时空隧道,进入了远古宁静的史前社会。
剑岩海拔很高,鲜有植物生长,但有一件让我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剑岩的西面,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遮荫蔽日,为什么这样冷寒的高海拔地带也有如此高大的树木?照理是长不出这么高大的树木,这也颠覆了我的既有认识,也许是常年的雪水融化吧,这些造就九寨美景的神水!
沿着原始森林走过一圈,感受着原始森林的古老和神秘,我的眼睛到处寻觅,有些树木叫不出名字,其中有一种树很特别,像白桦树,树身光洁,蜕落的一块块的皮连在树上,但是红色的,导游说叫红皮树,后来我查了一下,它其实就是桦树,学名赤桦,树亦有俗名也学名,认识事物的方式让人历历可见。偶尔,会感觉林中的响动,是高原上的小虫子、小松树之类,这里动物并不多,显得格外宁静,高原上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就是激起的水花,啼叫的鸟儿也如此,方圆几百里,空山太深邃,鸟鸣山更幽吧。
九寨沟的宁静里透着神秘,神秘的更有传说中的九个藏族寨子,树林里隐约可见,这些居在深山里人们,恍若隔岸,而沟口的树正寨,一样古老而富有浓郁的藏情,游客可参观游览,便可由此以管窥豹,体验和了解藏民的生活。我们沿着长长的走道,虔诚地转一遍转经筒,不在乎是否信奉藏地宗教,在这纯净之地,心灵自然会跟着神圣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入乡随俗,尊敬藏民的信仰,更是尊敬这共同的天地之心,在我看来,所有的教派都是相通的,不管上帝、真主还是佛祖,所信仰的不过是这神奇的造物主,这滋养我们的自然,天地是滋养所有生灵的父母,尊奉这天地之心,引导人们向善,理应成为人类的信仰。我抬眼望,随处可见五彩的经幡迎风飞扬,蓝天,白云,红火,黄土,绿水,每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生存元素,脚踏厚实的大地,也跟着经幡的指引,仰望这碧蓝的天空,大地赋予人们物质,天空引领人们思想,仰望经幡祈祷,折射的是人类的良善和高贵,生活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生活需要神圣的引领,期待到达一个理想的高度,九寨沟,这童话般的境界,就是一直寻找的一种高度吧。
在九寨沟民俗文化村,两边都是店铺,富有地方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每个店都挂着鲜艳的羊毛披巾,下面则摆满了牦牛角梳,这些纯净的自然之物让游客们青睐有加,我们一家一家地挑选,个个满载而归。
晚上走入藏民家,参加烤全羊篝火晚会。一走入寨子,藏族的小伙便如风一样飞奔出来,我们来不及反应,洁白的哈达便挂在了脖子上,簇拥着我们进入一个大的厅堂,只见中间的篝火已熊熊燃起,四周坐满了游客,每个人面前都摆满了牦牛肉、羊肉、青稞酒等等,主持人雄浑有力的声音一下把你带入熟悉的藏族氛围,我们端起酒杯,用食指沾酒,洒向天空弹三次,敬天、敬地、敬人间,"扎西德勒"祝愿声声,将祝愿随酒一饮入衷肠,表达出来的是人们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当藏族歌手歌喉一开,高亮的歌喉引你直入云霄,特有的藏式唱腔穿云裂帛,令人咋舌。这里虽地处偏远,但歌唱水平但不容小觑,别世俗地以为,这是山野之地,歌唱的水平山野得不够档次,其实这里正是歌唱产生的地方,无须专业的训练,对着高山流水,自然会发出这般美妙的声音。
香美的酒馔让人大饱口福,富有藏族风情的精彩表演让人大饱耳福,天南地北的人们手牵手跳起了锅庄,同舞同乐,欢歌笑语,一种暖流在融通,这是一种融通天地回归自然的美妙感觉,这是人们追寻到的最高理想,那份快乐溢于言表。
看水在九寨,神奇在黄龙。若你惊异于九寨沟的五花海、五彩池,惊异于水也有这般鲜丽的色彩,当你到达黄龙沟,站在宽宽山谷的顶端,你就不知道该怎么感叹了。
来之前便听说,到九寨旅游一定得去黄龙沟,本来三月份的旅游,为了黄龙沟,一天一天地等,等黄龙沟雪融化后开放。
这种漫漫的等待是值得的。中间有个小插曲,玩过九寨后,地导想带我们去牟尼沟,我们坚持要去黄龙,毫不让步,他只好将旅行团一分为二,我们在川主寺等了一两个小时,导游终于给我们联系了包车,女地导气喘吁吁地跑来,上车,向黄龙沟进发。
女导游只跑了几步,便上气不接下气,她现身说法,这就是高原反应,看着整天跑来跑去的导游也反应如此明显,我们也有些担忧。
到黄龙沟一路都是盘山路,途中要经过海拔4007的雪宝顶,果然由于疲劳和高原反应,同伴们都说有些头脑晕眩,他们都在睡觉,本来会晕车的我,兴致却异常地好,全然没有高原不适的反应,看见很多路段还有积冰,也难怪这两天才开放,现在行车也得小心翼翼。司机是个精力充沛而热心的人,紫红色的脸庞透着健朗,我坐在前面一直和他聊天,生于本地的人,比背导游词的人知道的更多,风土人情从他们的话里可直接感受到,不时见到成群的牦牛在山上吃草,黑的一群,白的一群,煞是壮观,远远地看去,星星点点,像撒在天空的星斗,还可看见三五成群的女人们,穿着宽松的藏袍在山上弯着腰找虫草,这种种景象让我充满了好奇,从司机的口中得知,每家的牦牛都有编号,都有领头的牦牛,它们自己在山上觅草吃,没有人放牧,往往一呆就是几个月,只有到用的时候,才拉回来,那些采集虫草的女人们,她们一出去也是两三个月,晚上就在山上过夜,带上干粮和御寒的衣物,我脑中马上就浮现她们晚上过夜的情形,在那样的星空下,在群山中,不禁有种莫名的触动。
路边,有时也见到摩托车停靠,这是男人们在收集虫草,听说每条虫草二三十元,这是在寒冷的夜空下过夜的女人们的收获,但虫草摆在城里的橱窗里,都是几千上万一两价格昂贵的补品,我的眼角有些湿润,不知道是为这虫草的旅程,还是为了生命的感动。
因对高原反应的顾忌,我们选择乘缆车上山。下缆车后,轻松愉快地走过一段平平的路途,都笑说,高原反应也没什么嘛,当我们往山顶进发,爬行在坡路上时,便再也笑不出来,也没什么人说话了,只听见呼哧呼哧出粗气的声音和沉重的脚步声,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所有的力气必须节省用来攀登,每一步都迈得艰难,路边有氧气可买,十元一瓶,有些人停下来在吸,虽然感觉难受,但自觉还可承受,便继续默默地埋着头往上爬,当到达山顶,抬起头来,不仅仅是豁然开朗,而是难以想象的美景让我们惊呆了!
这是我们在川主寺见到的画面,果真是瑶池仙境!
这就是争奇斗艳的五彩池,由693个彩池组成,形态各异,流光溢彩,宛若玉盘,在这天外之地,不到此,是想象不出人间竟有如此美景的!池水色彩艳丽,黄、绿、蓝、淡黄、淡绿、淡蓝、黄绿……色彩渐变,这些色彩的形成是因为池子里有钙华和藻类植物,水的深浅使之色彩各异,站在岸边,色彩清凉如风,池水明澈碧透如镜,每个彩池都有弯弯曲曲的堤岸,这是钙华固化结成的,薄薄的堤岸轻柔地将水围住,柔白的颜色更显出池水的晶莹剔透,我们围绕着五彩池周围的栈道,走走停停,啧啧感叹,再怎么看总嫌看不够。
看着太阳渐渐偏西,我们也要下山了。山就轻松得多,脚步就轻盈,没有了高原反应,一路有说有笑的,其实这个是宽阔的山沟,处在两个高耸的山峰之间,却像个山脊,从空中看,就像一条昂首腾跃的巨龙,歇息在雪峰冰川晶莹的怀抱中,我们就顺着龙的背脊下山,参观黄龙寺,除了直达黄龙寺的台阶,其余的地方都结着冰,非常滑,想四处探幽,也只好作罢,但见一个女人扛着两三米高的香烛进寺,悚然望着,这就是字面的“高香”的意思吧,而一路下山的风景更让人频频称奇。
走了好大一会,还是乳白色的钙化坡地,宽阔的坡面,阳光照下来,大气磅礴的景象,极为壮观,导游介绍,现在雪还未融化,所以没什么水流,再过两个月,雪融化时,流水自上而下,铺满山坡,是另一番景象,我停下来环视一下,想象得出水漫山坡的样子,现在没水的情景,已经让我足够震撼了,一路走,一路往下看看,再回头往上看看,不知道是进还是退,不知如何才能尽情地欣赏这独特的景致,满坡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的像极了鳞甲,枯水的季节,这条长达8公里的黄龙也是活灵活现的。
黄龙沟除地处天外的五彩池,还有迎宾池、盆景池、争艳彩池、明镜倒影池、玉翠彩池池子,在这条飞腾的龙上,8组这样的钙华池,3400多个池子一路点缀其间,而坡地上飞瀑流辉,灿烂炫目,从远处看,正如飞腾的黄龙,还有众多的彩池点缀在龙身,就像龙身着上了华服,极其美丽。
回程时,司机说,你们应该农历六月十五日来,每年的这天,黄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方圆数百里的各族民众来到这里,进山烧香,那时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看他那陶醉而骄傲的样子,还真想在庙会的时候能再去一趟。
黄龙协助大禹治水之后,留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没有回到东海,而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得返回栖身之所,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绝尘飘逸而去,这是美丽的传说,但我宁愿当作是真实的故事,无论留下还是离开,黄龙都是美好心灵眷顾的地方,我愿意在九寨黄龙这片美丽得令人忧伤的地方,搭建一座心灵的凉亭,守望梦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