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003mSt9Lgy6FfwFGrbub4&690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千金难买老来瘦”,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也都认为老年时期的瘦对身体的健康有一定的作用。那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老来瘦”对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个“老来瘦”更健康的道理其实建立在标准体重上(标准体重=身高—105),如果老年人太胖了,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几率或是已经患有这“三高”了。而“三高”是导致一些慢性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人到老年时就应瘦点,瘦点更健康。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老年人太瘦会怎么样
1、增加疾病的感染性 老年人如果太瘦,体重下降一般会伴有体内代谢紊乱,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从而导致体内的抗体合成减少,最后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了一些疾病的感染,急慢性传热疾病的发病率会增加。
2、骨折率上升 老年人骨质酥松是很常见的事,而相对来说,体重与骨骨骼中的骨密度成正比,故太轻的老年人容易骨折,而且脂肪适量对摔倒时有一定保护骨骼的作用,会相对减少骨折的几率。
3、损伤及伤口愈合缓慢 人在受伤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恢复,而这个时候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和能量往往不能提供全部的营养需求,需要从体内储备中供给,一般瘦弱的人体内储备的营养比较少,愈合过程比较缓慢。
4、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瘦弱的老年人很可能出现冷淡、易激怒、倦怠、精神抑郁、神经质、不安或失眠的趋势。
5、某些应激状态下的耐受力下降 比如在必需延续体力活动、受到刺激损伤、饥饿、一些手术等的时候,正常者体内会增加激素的分泌,调动体内代谢以对付这些应激状态,而削瘦的人却不能应付这中应激状态。
6、对寒冷抵抗力下降 削瘦的人体内的脂肪相对较少,而脂肪有防止体内温度往外流失,抵御寒冷进入体内的作用,因而削瘦的人易出现畏寒怕冷。
7、经不起疾病消耗 如果在有疾病发生时,因为缺乏脂肪储存的能量供能,只能从组织中蛋白质来燃烧供能,容易变得更瘦。
怎样预防老年人的削瘦?
1增加进餐次数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器官,如牙齿、胃肠道等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下降,在每天餐次的分配上,不要像常人那样三餐制,可以少量多餐,每天进4-5次,至少也要三餐两点,两点就是在两餐之间增加一些零食或一些点心等。
2、提高膳食的质量 在每天的膳食中选择一些含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鱼、禽、蛋、奶、瘦肉和大豆制品,还要注意的是再烹调时尽量把这些食物做的软烂,更利于老年人消化吸收,让其保证在标准体重的范围内。
3、适当补充营养素补充剂 有些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急剧下降及疾病的原因,不能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适当的补充营养补充剂。
4、及时治疗原发病 老年人一般支气管炎、肺气肿、肿瘤、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一但发现及时治疗,这样会降低由于这些疾病而导致的营养不良。
5、定期称体重 体重下降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若是体重突然急剧下降,那么很可能是是一场重大疾病的前兆,所以要常常称体重。
老年人在生活中不但要保持健康的体重,而且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当然作为老年人的良好的心态,更做子女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家中老人的感受,所以我们还是要“常回家看看”。
黄伟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原创博文转载请联系本人
新浪微博:膳食营养黄伟
QQ:2776457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