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科A
(2021-09-06 22:04:29)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之道 |
万科股价低迷,反映的是这个地产的低迷。
今年地产中报显示的,大多是增收不增利。政策使然你懂的。
股市(或者说资本)并不是合理的地方,你找人诉苦,不管用。
我所在慈溪,有一座连接嘉兴的跨海大桥2008年开通,过桥费收费80元,现在收费还是80元。这里面的大股东,已经投资20年但所获得的收益率仅仅只能够维持支付银行利息,你找谁诉苦?
无序、有序,循环往复。
银保监会负责银行保险的监管。
最近4年的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有目共睹。
银行保险的发展,侧面也反应了监管的能力。地产,包含金融的属性,也不例外。
地产红线类似三胎放开,都是政策使然。
万科最大的问题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万科的投资者而言,其最大的问题是分红率的问题。
今年6月万科投资者交流会,郁亮明确表示,短期不会考虑增加分红率,需要留足自己应对可能的地产寒冬。
若你有心,你会发现2018年度万科的留存净利润创造的ROE水平是6.8%,2019年度的留存ROE水平是6.1%。
万科不是银行业,银行业有严格的资本金要求。万科的融资成本只要4%,万科账面上的现金超过2000亿元。我明白为什么不提高分红率?试想,如果万科的分红率超过60%,甚至达到70%,万科的股价一定不是20元的水平。
有心的投资者,希望你去读读巴菲特的股东信。
巴菲特每年的股东信,开篇就会谈到伯克希尔的股价和内在价值、以及分红的原则是什么。
当留存ROE低于10%的时候,简单的保留利润是不负责的。
万科伟大吗?伟大,这是主流的高点,我不反对。
但是,相比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差距不是一点点。
市值管理是一个好笑的话题。
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讲,真正需要的是内在价值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很容易走偏。
万科内部有人懂内在价值管理吗?显然不是真的懂。郁亮绝对不懂。
不过,不懂也没有关系,反正,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不懂,格力也不懂。
但是,万科的股价显然极其低估。
即使是最差的预期,也不至于是20元股价。这是可以肯定的。
万科有能力把分红提高到每股2.5元,如此,未来20年的分红贴现值就不止20元。
今天写的几篇博文,算是回答了部分投资者的近期的提问。
就我自己而言,写博文多谈股票,已经意义不大。抱歉!
前一篇:举例兴业银行再谈估值
后一篇:读朱酒《看透地产股》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