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持仓中国平安的感受
(2021-09-06 20:37:51)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之道 |
2017年3月16日,100%杠杆买入中国平安,36元。
中国平安的分红,足以抵消我的融资利息。1年后股价80元,2年后股价90元。
如果90元全身退出,涨幅150%,100%杠杆,则2年时间的净值为4,相当于年化复利为100%。
这样的投资收益率,不算低。
可是,我对中国平安的预期目标不在这里,我是5年持有的目标,股价预期的底线是分红后的股价涨幅达到85%,即股价不低于66.6元,重要的是持仓时间不少于5年。
对于一个我这样的新手而言,投资的目的不只是收益率,重要的是持股的体验。
我持有银行股已经达到11年,这才是我看重的。
等你真的成熟了,获得理想的复利高度就不是难题。
这真不是吹。
所有的重点是估值,在持仓的过程中学习估值。
没有坚定的持仓体验,想要提升估值的能力,比登天还难。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有了对个股估值的体验,才会有对一揽子个股估值的感悟。
我举例说一个例子,谈谈金龙鱼的估值。
大家知道,林园老师买入金龙鱼,成本在80多元。林园相信泡沫的力量,过去数十年一直在享受泡沫的乐趣。
我是不愿意享受泡沫的投资者。
估值的核心是商业逻辑的理解。金龙鱼只是郭鹤年先生众多公司中的一家,公司之间会有大量的关联交易,那么,未来金龙鱼的效益一定会稳定在使大众可以接受的水平,但不会超额的收益率。
金龙鱼估值1PB附近,约16元,才是合理的。
金龙鱼最高股价曾经超过140元,堪比中国石油。
当然金龙鱼未来预期会好于13年前的中国石油。
当股价远远超过合理水平的时候,金龙鱼可不是片仔癀。
当下片仔癀股价明显泡沫,持有片仔癀不是不可以,但未来长期的复利收益不再辉煌。
泡沫也是有度的。
前一篇:中国平安
后一篇:若茅台提出厂价五粮液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