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话题,众说纷纭。
最可笑的是那些从未使用过杠杆的投资者口口声声说不能使用杠杆。
伟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使用杠杆约10年时间了,我有体会。我也谈过很多次。今天说得具体点。
我几乎使用集中式的高杠杆,大仓位的杠杆前后买入过民生、浦发、兴业、中国平安。
仔细察看,这些公司都是具有大而不倒属性的。
董宝珍先生曾经集中在贵州茅台上的高比例集中融资,与我的融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贵州茅台不是属于大而不倒的角色,原因很简单,一个极端事件产生(比如地震、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事故,乐视网这样的背后大树倒下等等),虽然公司可以重新立起来,但股价可以在短时间内腰斩再腰斩,那么,高比例融资的净资产可以迅速归零。
只要有极端风险产生的可能的且非大而不倒的,都不应该集中融资。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万华化学等这样优秀的公司。
非大而不倒的,可以融资,但必须采取适度分散的原则。
银行、平安保险之类的,估值明显不能抵抗极端下跌的,也不能高比例融资。
本质上,融资需要考虑到会不会有平仓的风险。当然,你有足够的后续追加资金能力的,不在讨论范围内。
再一次强调我在微博上的格言:除了确定性,啥都不是。
我们在以往的融资中也犯过明显的错误,所以,融资也是一种慢认知。
幸好的是,安全着陆。
最好的融资还是在大而不倒上再做适度的分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