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很少推荐兴业银行,因为一般人受不了。
2017年3月份重新调整仓位时,银行业整体已经处于下降通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买入时,兴业银行估值0.95PB,算不上便宜,但是,我们对未来5年-10年的预期是不会有大的出入的,只要估值不变,不管宏观经济如何,大概率按照较差的10年复合增速5%-7%,第一个5年大概率能够获得年化13%的复合收益率。若拉长到10年,大概率能够获得11.8%的复合受益,使用杠杆以后显然可以达到15.3-17%的复利收益率,当然如果10年时间,估值始终不修复,那么,我们只能获取15%左右的收益率,但是,这种收益率的底线几乎铁板钉钉的,不会有太多的偏差,并且,这样的预期是保守的,原因在于当初看到的业绩报表并不真实,因为银行业一直在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在持续的还旧债,我们坚信这种处理不可能需要10年时间,而一旦估值修复到合理的位置,那么理论上我们可以获得至少19%的年化收益率。
我想这样的收益率并不算差劲。整个过程不要需牛市,当然,未来也没有牛市。
一定有人不会同意我的说法,绝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股价是没有底的,是的,短期股价确实不好预测,但是用10年的视角,只要未来10年过程中某一个时点出现我较满意估值,那么满意的复合收益率是可以期待的,并且我们相信,如果在兴业银行上投资不佳,那么,就我的的能力去选择其他标的,也不见得会有明显好过这样的策略。
这种选择相对较稳妥,我们是坚信的。
就投资而言,确保不会亏钱,就已经是万吉了。
坚信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没有坚信就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配置中国平安,也是基于便宜,买入时,静态10PE出头一点点,估值(历史最低9PE左右)的杀跌空间比兴业银行或许更少,但内生价值明显高于兴业银行,只是市场那几年不待见中国平安而已,故,我们的目标只是5年时间股价上涨85%就算满意,算上分红大致可以翻倍,相当于15%左右的复利,只是后来不到一年的时间股价翻倍,那索性就持有呗,就这么一直拿着。
拿着,是我们的强项,也算是投资的美德之一吧。
当下的中国平安,绝对估值比我4年前36元买入的时候依然便宜,当然,基本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未来增速会相对落后过去,但也是值得持仓的。我想,获取12%的年化收益率是大概率的,甚至没有任何障碍。
中国平安从操作层面讲,我们坚信,当下跌破80元,若采取100%杠杆配置中国平安,10年本金复利20%以上大概率是底线,甚至,净值有望做到8左右,这样年化接近24%,大概率会远超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并且,实际过程的年化收益率会好于理论值的底线,因为说不定用不了2年时间估值上移30%以上。估值上移30%,相当于今天给出100元股价,依然不贵,那个时候就可以做更多的选择。
综合而言,未来10年视角能够确保年化12%,就是我选择个股的初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