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公司的远期估值,在相对容易确定的情况下,其未来估值修复的时效性,并不是关键。
10年修复50%或是20年修复50%,不是重点。
重点是自身的内在价值的创造速度不能低于10%,严格讲,我个人的标准定在不能低于12%。
这样的速率,是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同时,策略的跟进可以弥补时效性的落后,因为只要有起伏,就会有超额收益。
确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具备了保底收益,二是市场进入熊市时,持仓的抗跌的个股可以切换成弹性大的优秀类,获得超额收益。
策略下的融资手段,在一次熊市机会下获取的超额收益率会达到20%。
如果三年一次熊市机会,至少带来6%的超额年化复利。
我们未来的投资策略,组合多样化(适度分散、长仓短仓兼顾)、操作手段综合性(切换、局部仓位增减)、以市场水位为锚增加机械性减少主观性(按照计划加杠杆去杠杆,而不是长期持有,更不会犹豫不定)。
大头寸的长仓确保底线收益率,小头寸的短仓讲究时效性,同时采取分步分散的进攻性,极端熊市状态时的加杠杆,常态下的分步切换(基于估值可接受操作可控下个股之间股价趋势,而不是单纯的估值对比)。
非同行业两个个股之间估值,是一个非常宽的区间,前面博文讲过,合理估值下可以乘2也可以除2。比如,2019年11月,贵州茅台股价最高1240元时,我曾经在博文中写过,对于我们而言,1250元买入贵州茅台没有任何障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原因在于,我们知道自己可以用什么策略应对贵州茅台股价下跌。
投资最可怕的不是亏钱,而是不明就里情况下以为自己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