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证指数2700点或3000点

(2018-04-19 15:58:02)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回顾2015年的上证5000点、更极端的,2007年的6000点,你会感悟,市场的某些地方一定是走过头了。
    上证指数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并不全面的缩影,但是至少还是能够代表某些股市常识性的东西。
    2015年以后,我的最大收获是,看了西格尔的长线法宝,理性的看待可以代表市场整体的上证指数的合理复合增长率,那就是必然不会超出美国股市100年来的合理范围:8-10%。
    也就是说,上证指数未来的合理复合增长率落在8-10%区间,用10年时间分段,高的时候有可能达到13%左右。
    事实上,这背后的逻辑就是社会绝大部分公众公司合理的净资产回报率落在这个区间。

    以年为单位,情绪导致的指数波动,会远大于长期复合增长率。
    可见,3、5年股价不涨,纯属正常现象。
    美国百年历史的数据是,超过前一轮指数高点,最长时间是16年。
    简单的参考测算,2024年前,上证指数大概率会突破6124点。

    你同一个看重股价波动的交易者聊,是鸡同鸭讲。
    我这投资的8年,严格讲,仅仅只做了3次半的大的买卖。
    第一次,买入民生。第二次,卖出民生换成浦发。第三次,卖出浦发换兴业。其中还有的半次(数学上没有半次)是2013年9月12日12.4元卖出浦发,然后空仓一个月不到,9.8元再一次买入浦发。
    连同第一次入市,8年3次半的交易。收益率超过**倍。我的关键点在于加、加、加,在合理范围内不断的加杠杆。
    优秀银行股,1倍市净率以下,是合理的、不断加杠杆的好点,这个策略,没有任何神秘之处。
    我只是建议,无需得到任何投资者的认同。我这么多年,就是一直孤独地“走黑“过来的。

    如果把上证指数看成个股,我的观点是,或2016年初,或2017年初,2700点到3000点,都是合理的起点位置。
    保守点,把2700点看成是2017年初的合理位置,(事实上,我们大可认可熔断产生的2638点看成2016年初的合理点),那么,无论如何,2018年的今天,3000点,可以看成合理的起步点。

    当然,指数,只是指数,并不代表你选择的东东,在未来能够跟上上证指数的节奏。
    我们的目标是,长期超越上证指数。
    上次买入兴业银行,价格16.1元,是2015年底,上证指数3600多点。
    今天,上证指数3100多点,兴业股价依然徘徊在16元出头,加上分红1.2元,算是超越上证指数。相比上证50,也可以持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