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策略可选择简单也可选择多样

(2018-04-04 15:17:10)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投资风格不一定是单选,也不一定是多选,而是结合你的自我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
    这里的合适的定义,不是指短期内个股之间股价涨幅大小的对比。
    有人简单的认为,只要A涨幅高于B,就得出A是好标的,而B不是好标的。
    事实上,长期吃肉的,和长期吃蔬菜的,都会长身体。
   
    比如我选择银行股,并非我简单的认为银行股就是好东东。我可以说,绝对不是。
    甚至我清楚,每一轮行情,银行股涨幅总是垫底的。
    再甚至,我过去一路选择的银行股,个个都是被市场所抛弃的。
    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复利高度,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输出不同。
    要知道,量的堆积也会推高复利高度。合适的策略也会推高复利。

    就我而言,我可以分分秒秒买入茅台、老板、海康、格力、恒瑞、金牌之类的个股。
    或组合、或集中,都不会对我构成任何的投资障碍。
    但这样的操作,不是我目前的首选。
    原因在于,这样的策略,由于可能的资金效率不高导致最终的输出并不能保证我想要的确定性。

    事实上,我最终要的是确定性的复利高度,而非高复利的概率。
    比如,选择绩优股。绩优股的一个特点是,一旦业绩暴增,估值的修复特别高,也特别快。
    但要相信天道,一旦业绩增速下降,遇上杀估值,时间成本会更高。
    所以,我综合考虑,最终还是适合自己的、我目前实施的风格策略。

    A股有一个特征,个股的股价波动率远远大于内在价值的创造率。
    比如个股的年内生价值幅度是15%左右,而股价的上下波动可以超过50%。
    甚至,遇上系统性的暴跌,个股的内在增长根本不足以抵抗暴跌的幅度,造成股价多年的不振。
    所以,投资者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其内心是难以抗衡股价波动、尤其是股价迟迟不涨的。

    最近一段时间,常常有人“关心”我持有的兴业。
    过去的那些年,银行股可以很多年不涨,甚至暴跌。
    2013年2月开始的下跌,我持有的浦发最大跌幅近40%。
    所以最近2年的股价不涨甚至下跌,根本不是我担忧的。

    很少有人清楚,持有兴业之类的,加上合适的策略,可以轻松做到长期的25%以上的复利。
    我对投资绩优股的长期复利高度预估是20-25%,而我想要的复利高度是超过25%。
    事实上,银行股的坡,很长。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以及我目前为什么选择权益思维的核心要素。
    何况,可轻轻松松、也无需复杂。当然,未来市场一旦失去了巨大安全边际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成长,换成另外的风格策略。

    如果我是职业的资产管理者,又假设,我想吸引更多的资金,那我会必然会搬出一大堆复杂的、且能够给普通投资者有震撼力的体系和理论。
    如果你给投资者说,银行股有投资潜力,多少人愿意给你大资金?
    在我看来,中国这么多的私募中,董宝珍先生的资管规模虽小,但是其投资体系和理念是超一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