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输出输出输出

(2018-03-02 07:50:43)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每每看到一些投资“高手”高谈阔论一大堆个股以及分散组合的玩法,但8年、10年的时间累计,其业绩依然平庸(比如低于10%复利的),个别甚至没怎么赚钱。
    这是为什么?
    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高手”确实勤奋聪明,可以把一些行业和个股分析得头头是道,以至于愿意、喜欢持有一大堆个股,还赏心悦目。
    第二,内心不够强大,最终无法转化成利润。其核心是疑心过重。

    两个原因叠在一起,变成了“嘴炮”型的投资者。

    网络上,此类投资者很多,当然,能够大多还是列入10%队伍的,也算是不错的。
    我说一个比较典型的,武汉人。
    此兄几乎能够天天分析明后天大盘以及各类板块的指数走向(甚至很多我从来就不曾知道的板块指数),这无疑与算命先生做的事情,本质上没有什么卵用。然后看看他发行的产品,其净值依然在1以下。

    再说一个,杭州人,几乎是全职于投资的股民。喜欢分散,组合玩法。业绩似乎可以,这也没有什么奇怪,毕竟人很聪明。但奇怪的是,似乎掌握了绝世大法,研究各种自定的指标,自信能够找到选股的秘密。而其8年的业绩与他说的那套理论体系,是远远不相称。
    我在想,如果我有这么深度的分析能力,应该不会是一般般的业绩。
    过去的8年,也是我入市的8年,市场不曾缺乏过值得投资的品种,要获得称得上可以的业绩,似乎也不是十分难的事情。因为只要凭借一些常识,也可以做的不太差,比如获取15%以上的复利。如果认识深刻一些,则可以做得更高。

    为什么出现实践和理论的大脱节?我想,关键在于输出。

    输出!输出!输出!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提高输出能力,其作用不亚于研发能力。

    很多时候,对很多投资者而言,并不非要有多么高深的研发水平,只要理解某些常识,坚信一个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也会有不错的业绩。
   无论是过去的8年,还是未来可期待的N年,想要获得20%的复利,机会自始至终都是给你的。
    包括当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