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融冰之旅戎红兵
融冰之旅戎红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293
  • 关注人气:5,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样的买卖不同样的思维

(2017-08-04 18:58:10)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张三和李四同时买入A公司,股价10元。
    最后同时卖出A公司,股价都是15元上下,收益率几乎相同。
    张三和李四的买入、卖出的理由都是基于估值高低的判断。
    这是张三和李四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是,张三买入A公司用的是自有资金加上杠杆资金。
    而李四,用的是自由资金。没有借用杠杆资金。
    虽然李四也认为A公司的股价确实是低估的,但基于融资的利息支出,10元的A公司并非是一个好的安全的融资标的。
    李四的逻辑在于,基于对A公司做保守的增长(低于融资利息水准的8.35%)预期,且A公司的年权益回报(市盈率大于等于12倍)完全不能够支撑融资利息。李四认为利用融资资金买入A公司不是理性行为。
    这是张三和李四的不同之处。

    这可能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的投资思维。
    前者更体现出进攻的同时,略带博弈的影子。着重于短期股价和利息的收益比。
    后者在进攻的同时,主要防守。坚守的是长期的安全性,从权益和利息支出比思考,利用融资买入A公司,未来可能会一无所获,甚至产生亏损。

    当然,投资者需要真正关注的核心,首先在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合理增长以及增长速度。然后才是安全边际。
    但,A股的现状是,在绝大多数时间段里,价格思维往往会战胜权益思维。
    长期而言,权益思维必然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