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守低估不只是账面价值的低估

(2017-08-04 09:10:27)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判断个股的估值高低,一般而言,绝对不能离开公司的财务状况。
    站在更高的角度讲,就是商业思考,投资者要有商业洞察力,这要求实在太高。
    再站得高一点,光有商业洞察力还不够,需要对管理层做判断。
    商业前景好,老板人品不好,有啥用?

    我们常用PE、PB等估值法,非常的简单和实用。
    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有投资者反驳说,使用这种手段的投资者,是初学且机械的投资者。
    甚至有人下结论:采用这样的估值方式,是不懂得估值和投资的人。
    反对的逻辑就是:公司是动态的,不能这样机械。

    这反驳,是很有道理。
    事实上,绝对绝对正确。
    但是,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有谁能够把这句话真正的讲透。
    换言之,只是个标题党。

    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够讲透,因为极大多数下此结论的投资者,思维方式中有非黑即白的倾向。
    思维本身,可能就是机械僵化的一族。
    这个话不展开。
    一句话,投资者在用PE、PB估值时,必须要思考这家公司能不能用?适不适合用?

    什么样的公司能够用?适合用?
    首先,要思考什么样的公司不适合用,甚至不能用。

    很多人说到港股的融创。融创可能是低估过,但是这种低估是有巨大风险的。
    融创的风险来自于两个因素,一是孙宏斌自身,他是赌徒;二是来自政策和房地产价格的走向。
    融创的风险来自于房价的大起大落。
    房价价平稳上升,储备量大,财务杠杆大,获益,反之,则有可能迅速破产。

    对于万科这样的平稳发展的公司,它的土地储备是逐年温和增加的房地产公司而言,万科的抗击打能力远远大于融创这样的土豪。
    由此,评估融创是否低估,低估多少,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买不买融创这样的公司,一是取决于你的主观判断,第二还要考虑投入资金大小。

    而对于兴业银行这样的低估,闭着眼睛都可以满仓。
    兴业银行的管理层,没有作假的动力,也没有必要造假。
    当一家公司想做成低估的表象,做给投资者看,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A股的一些个股的造假史,你自己随意想想,都有一大把。

    骗子的强项,就是让你觉得有利可图,一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