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倡直接融资,解决产业升级转型。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很骨干。
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三板市场,真正愿意长期持有资产的投资者极少,大多是来赚差价套利和博弈的。
从A股市场的现状看,存量资金是远远跟不上直接融资和大股东减持的需求。
资金面的供需极度不平衡。
再加上很多个股本身泡沫横溢,你怎么吸引新增资金入市?
最终的结局是泡沫挤干,同时,存量资金无法匹配。
要吸引资金入市,关键在于创造一个理性的市场环境。
否则就会缘木求鱼。
政府解决IPO堰塞湖,目的是好的,但是最大的赢家是大股东。
所以,这个游戏很难玩。
大股东成为最大的赢家本来也是应该的,问题是个别大股东利用了市场规则的漏洞和监管的不到位。
有些大股东明目张胆的通过制造极度恶劣的手段到达高价减持的目的。
钱,哗哗的,流入了这样的大股东的口袋里。
一个小小的冯小树,居然可以从300万元变成2.5亿元的财富,这是火箭速度。
无数个冯小树就是无数个恶劣大股东的缩影。
这个方程式的"解”其实是一样的。
对理性的投资者而言,倒是无所谓的资金博弈,但是时间成本同样被无形的抬高了。
A股市场不能只有一个贵州茅台,一个贵州茅台解决不了社会资金的需求。
好公司的比率越高,越能够吸引真正的长久资金。
好公司的比率要提高,不能只增加供应量,还有淘汰落后的上市公司,换句话说,退市才是真正的关键。
A股市场每年淘汰5%的不良企业都不是问题。
可惜,事实不是如此。
雾霾要治理,A股市场也有雾霾呀。
处理的速度显然不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