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也是醉了

(2017-01-10 10:11:37)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以下文字摘录但斌博文《东方港湾2016回首与展望——寻找确定性》

15年股灾后成立的产品:以中融东方港湾2号为例,产品成立于股灾的第一天,至2015年末回撤控制在-9.4%,风控表现优于上证指数-31.5%的大幅下跌。而2016年以来产品收益率0.36%,表现亦超过同期大盘-10.56%的下跌;累计净值0.909,领先上证指数30个百分点。成立于股灾之后的其他产品,风控表现亦优于上证指数。

 

    读这段文字,若不加思考,第一感觉中融东方港湾2号的基金产品成绩非常好,因为上证指数跌幅31.5%,产品跌幅9.4%,领先上证指数22.1%。

    错了,错了。

    还可见的是,但先生的数学“果真”是体育老师教的。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这么直白的来表述自己的无知。

 

    我们首先回顾2015股灾第一天以后至年底上证指数的几个重要节点:6月15日上证指数最高5176点、收盘5062点,第一次调整7月9号最低点3373点,第二次调整8月26号最低见2850点,年末收3539点。

    我们可推断:一、基金产品不可能满仓。二、也不可能当天做足计划的仓位。

    那么,按照正常的基金建仓路径,从5176点到3373点(中间位置4274点)是标准的下跌通道,就算完成了70%左右的仓位,那么作为风险控制的投资者,在下区间的仓位应该比上区间多的多,这70%的整体仓位成本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超过4100点,相对年末3539点,基金整体净值下跌9.5%。

    且慢,还有剩下30%资金呢?这留着再次下跌加仓的本金可是见过2850点的。这第二轮下跌在跌破前期3373点的以后是迅速下跌见2850点的,就算没有在最低点附近加仓,那么在3000点到3200点中间至少再加上10%的仓位吧?按照3100点的平均成本,至年底也可以贡献1.4%的净值,两者合计亏损大致在8.1%才是合格的投资者。

 

    拿自己的9.4%跌幅对比上证指数31.5%跌幅,还沾沾自喜的口气,难道真的是数学不好?

    一头雾水。

    我醉了!

 

    备注我自己:

    我是新手,所以,我不是非常理智的投资者。

    我居然把同学2015年5月27日资金到位1000万元的普通账户在,至6月上旬几乎做到满仓,平均进入成本相当于上证指数4950点上下的位置,至2015年底3539点依然满仓,从满仓到满仓,中途只卖出了19.5元万科换其他个股,大致获利80万元,至2015年底3539点,账户合计浮盈利润169万元。又一年过去了,2016年峰值利润250万元。目前维持200万元左右,上证指数3160点上下。

    掐指一算,我对自己还是很不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