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这只是一个示例,只是说明我的一种思路。
但同时还是有实际可操作性,大致能够符合市场实际情况。
先引用经典来定义安全边际:股价低于内在价值。
至于实际的安全边际的大小,或者说折扣率高低,我不做讨论。我只讨论这条分界线在哪里。
这里也不计算内在价值,由于内在价值的计算模型方式繁多,一定会导致结果五花八门。
本来就是科学和艺术嘛!
事实上,我的示例也会因为引用的参数不同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下面的逻辑是采用市盈率和短期(五年比较合适)DCF模型的结合。具体细节的逻辑或者说合理性不做展开。
假设贵州茅台目前动态的盈利(动态盈利能力是我自己用来玩的)能力设定为每股15元。未来五年的业绩增速设定复合12%或15%两种情形、资金成本也采用年息7%和9%(相当于年融资成本)两种情形。
我用15倍市盈率看做未来五年后市场给予贵州茅台偏保守的估值水平。
12%年复合增速,五年后:每股收益26.43元,股价为396元。
资金成本按照年息7%贴现,五年复合累计为40.26%,则当前合理股价为:396除以1.4026=282元。
同理,按照9%贴现,当前合理股价为257元。
15%年复合增速,五年后:每股收益30.17元,股价为452元。
7%贴现,当前合理股价为322元。9%贴现,当前合理股价为293元。
结论:安全边际分界线在250元到300元区间。
上面给出的四个不同股价,都是建立在不同的业绩增速预估和采用贴现不同,但逻辑上应该合理。
由于投资者各自的资金成本不同,以及贴现的诉求高低,还有对五年后市场的温度预估不一,都会影响最终的数值。所以,投资者也可以按照各自的诉求,来测算安全边际线。
补充说明:如果采用30年的DCF模型,难以测算,事实上也没有人会这样测算。但用来估算贵州茅台的长期投资价值,30年的模型则明显的具有逻辑支撑,原因在于贵州茅台相对其他行业或公司更加具有稳定性,不展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