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几天没有博文了,实际上我还真的没有多少新的想法,依然是继续原有的步伐。
前几天写了博文:《回来吧》。
这是我当初的真心感觉,我虽然从来不会去理会那些持续炒作的个股,因为这些由市场情绪决定的个股,你无法按照一般的思维和逻辑去判断。
但是,即便是一些蓝筹股、我关心的很多蓝筹股在今年的行情中也有了50%只有的涨幅,比如上汽集团,贵州茅台、马应龙等等都是50%的涨幅,并非这些股票不能涨,而是相对于银行股20%的涨幅,它们的步伐走得有点快了,所以,我就有了回来吧的呼喊。
我曾经说上汽集团不是没有冲击30元的潜力,而是A股的特征:蓝筹股也是需要轮流上攻,或者是一起走。
要知道,蓝筹股明显的不一致的步伐一定是会有人砸盘的,因为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
这个市场的投资者终究还是有很多机敏的投资者。
我很多次举例过这样的看法。
比如,宁波韵升先涨了,但是7月份以后,股价慢慢的下来了。
贵州茅台有发力到180元的的能力,但到了也就是到了,难以在孤独的前行,因为市场格局变了,不是2010年那时候的格局了。
我一直在思考,投资中哪一件事情最难判断,那就是判断哪一个板块和个股先涨起来。
事实上,确实有极少数的投资者具有抓住这当中一部分判断力的能力,当然,没有人可以长期判断正确。
投资很难,真的很难,尤其是想获得远远超过市场的收益,比如,今年先抓住了贵州茅台,然后买入金地集团,再然后买入上汽集团,再买入医药股。再回到目前的银行股。
如此操作,难吗?当然难!很难很难!
很多投资者当金地集团股价远高于万科A的股价时,必须该思考换股的思维都没有。你怎么能够做好投资?
终于,今天的金地集团7.5元,而万科依然9元。我说过很多次的。
中国A股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个股泡沫包裹外三层再外三层都不稀奇,简单的说,价值10元的个股可以炒到100元。信不信由你。
但是现在的格局和07年完全不同,蓝筹股不具有大操作的特征了。将来也不会。
不要指望银行股还会到几十倍市盈率了。我们要清醒。
07年,云南铜业从98元跌至6元多、中国船舶300元跌至32元。事实上,这些股票并没有跌过头。
这样的非理性一去不复返。至少我没有任何的期待。
有投资者问我,银行股什么时候卖出,我估计很难卖出,只要市盈率足够低,我不会卖出。
我能够做的无非就是玩一些切换,比如卖出兴业银行买入浦发银行,然后又加仓兴业银行。
行情依然会有,蓝筹股的春天依然没有全面到来,最近一些调整的蓝筹股依然会卷土重来,但切记,需要时时刻刻盯住银行股的动态,没有银行股的参与,这个上证市场终究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这就是我的看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