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股友对我的持仓风格感到不可思议,也时常有好友提醒我换点别的品种赚快钱。
可简单的讲,我单纯的想多赚点暂时算作“额外”的、看得见的快钱,我自信也能够做到。
我可以拿融资资金不断的选择标的换取10个点、20个点的额外收益。可是,我潜意识里并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我觉得只是每个人设定的终点不同罢了。我坚信最终我不会少赚钱的。
当然,依然会有好友说,先赚了快钱,再杀回银行股也不迟,我只能笑笑。人不是每次都有好运的。
我知道,好友都是出于好意。
但往往是,好友们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入某个个股,因大多是玩消息股的,且屡屡得手。
今年我有好多朋友在股市上赚足了钱,盈利多的好友已经赚了上千万。
我知道,好友们推荐的都是切合热点、充满题材的个股,比如今年的军工板块等等。
我为什么坚持自己的理念?
我买银行股,并非是因为我恋上了银行股,而是银行股值得我玩上一大截。
本质上是我想轻松点,不想提心吊胆,甚至我都不愿意能够得到“额外”的收益而主动做交易。
我的很多交易都是被动的,不得不做的那种交易。在我看来,A股市场,不买点银行股有点对不起自己。
我选择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爆发力用的时间短,需要不停的把目光移来移去,累人啊!
如果说,“累人”的活,真的是能够时时带来价值,倒也可以考虑。
问题是,每一次“累人”的活,本身就不是投资的目的。当然,这是对我而言。
我时时计较于空仓、满仓,挑三拣四的选择个股,能不被折磨?
最近考虑最多的事情是,如何做好后小半辈子的投资。
我不可能还能剩下半辈子了,因为活到90多岁是小概率的事情。
若银行股持续低迷,只要赚钱的中上水平能力还在,我会一直持有,这样我可以少花时间打理投资。
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家不用干活的、让我放心的公司。
事实上,极大多数的A股只能是用来短期操作的,没有长期持有的价值的。这是我的观点。
当一个个股用5年、甚至10年的眼光看,只有5个点的收益,能长期持有?我是不信的。当然,短期操作一把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策略得当。
也许会有一天,我会选择远离这个股市,委托别人打理。
这没有什么不妥,A股市场有很多值得委托的投资者。
在跨出这一步前,我必须学会如何识别投资者,这是必须的。所以我还得努力。
在没有结束这场银行股游戏之前,我喜欢选择这样的耐力赛。
若将来没有东西,可以让我这样的选择,再考虑别的。
但我相信,A股市场永远会有东西值得我继续玩耐力赛的,因为A股市场很大方。
只是会有一个时期,我需要守株待兔。不动,休息。
我已经在考虑什么情况下准备休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