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融冰之旅戎红兵
融冰之旅戎红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293
  • 关注人气:5,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格控制风险的建仓术案例说明

(2012-12-17 21:55:20)
标签:

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思路是第一位的,具体运用可以灵活多样!   

 

    我在二月回忆里,说过建仓方法的,只是没有具体的案例说明。

    我个人认为这个建仓术是非常、非常实用的,这个模型的建成,前前后后共花了我一年的时间。

    1999年到2002年,在股市,我是以失败告终的。不过,所有的风险控制是建立在我自己能承受的损失范围内。

    投资有风险,谁都知道。

    而风险是什么?风险在那里?很多股民是不及格的。

    我常说的一句话,看得见的风险不是风险。

 

    到2009年再度想准备进入股市时,我开始思索,如何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对资金的成本是非常敏感的,我必须要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的,简单地说,就是至少能跑赢每年8%的正常银行贷款利息,即使是自己的资金,也同样计算8%的利息,即使亏损,只要时间拉长,最后还是能跑赢利息。

    运用数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恰恰也是我的强项。

    对股票投资的战略和战术的理解已在前面博文中有所说明。

    第一步战略,最为重要,而其实质就是低价便宜,是控制极端风险的根本。这个命题,非常庞大,各位必须自己加以好好思索的。

    下面我要讲的是在战略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控制风险的建仓战术。

     

    我在最近三年的看博中发现,不同的股友对个股的下跌承受程度不一。有些甚至能够“容忍”近50%的下跌,当然这一切的下跌承受,我想不是真的,只是无可奈何!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是为了面子而已!实质上大多数是非常被动的。

    归根结底在于建仓初期,往往凭借经验,是万万没有预料到买的股票会跌得这么惨,有些是估值能力有欠缺的,也有些是博主下注小,本来就是搏一搏的。

    每个股民的仓位不一,操作方式不一等等,非常复杂,所以,一般的股民不要轻易模仿别人,就是这个道理。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约2010年上半年,我开始关注佐罗股飞扬的博客,该博也是新浪名博。

    2010上半年,在华北制药股价10元左右时,博主是竭力看好该股的,当时我是看不懂,因为在我的思维中,1元的净资产卖10元,我无法接受。后来股价反反复复,下跌又上来,高点至17元多些,后来又下来,目前是5元多点,基本上是拦腰斩了。

    说对也对,说错也错,看你如何学了。

    重复一下我向来的观点:PB是一定要考虑的!

    铺垫结束,切入正题。

   

    随便拿一个股票,就说创新高的7元5毛的民生银行吧。

    按7元5毛的股价,来讨论建仓可行性及风险控制的建仓术。

    先不说7.5元贵还是不贵(这个很重要,但我今天不讨论战略),在民生银行公司经营不变的情况下,我先假设大盘一直走熊,同样假设,民生银行今后三年的市场估值按PB计算可能还要下降30%。

    目前是1.37PB,意味着三年后可能变成1倍PB。

    现在我们需要对民生银行的收益进行预估,民生银行前6年,基本上是每2年利润翻番,我按悲观的态度去预估,按4到5年翻一番测算(即每年15-18%增速)。

    先算三年后的每股收益,约在2-2.2元左右,三年累计收益是5.4-5.6元之间,简单一点按5.5元计算,到2015年底,加上2012年第四季度可增加0.33元左右净资产,2015年,民生银行的每股净资产约是11.27元。

    假设股价按1倍PB计算,股市属于基本熊市状况,股价底线为11.27元,获利3.77元。三年收益为50%。

    好,这个生意可做。年复合回报15%,跑赢利息。

    这是静态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股价还要下降,好,先跌20%,到6元,怎么办?我说过的10、8、6.4原则,加仓,再跌20%,到4.8元,再加仓。如果股价往上回升,每到原来的建仓点,减一个仓位,前一个低档位获利25%。

    你还怕7.5元的民生银行吗?

    很多人心里没底,没有细致的战略和战术,一会儿追高,一会儿割肉,你可以承受几次大刀的挥舞?败下阵来是一定的。

    如果三年后,估值还往下走,我们按0.8倍计算,则股价为9元,获利1.5元,简单计算三年共24%利息成本,亏损3毛钱,也比存银行强。

    算明白了,还害怕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