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功力不够,2010年7月与贵州茅台失之交臂,但我一直关注贵州茅台,我坚信适当的时候一定会买入它的,只是不是现在,我早已进入冬眠期。
今天表表我的内心想法,对于贵州茅台,我一直是纠结的。我多么希望我们国家少点歪风邪气,消除办事送礼陋习、活的干干净净、生活自由自在、日子无忧无虑。。。。。但我明白,在我这一辈子里,希望很有可能是要落空的。
贵州茅台虽然不能和不正之风划等号,但也逃脱不了干系,这是用不着怀疑和辩护的,但是这个责任明明白白,确实不在贵州茅台自身。所以我觉得今年两会时,贵州省领导说的话有些道理,但是某些地方政府只限制贵州茅台的公款消费,这是不公平的,除非你直接限制一个价格线,比如,每斤200元以上的白酒都不能消费,那行!做事立规要总要讲道理的。
问题在于,反过来推断,如果没有不正之风,那么贵州茅台的赢利是不是还如现在这么牛?我的答案是持否定意见的,贵州茅台是有不正之风的红利的。
我们做个假设,大陆社会风气与香港一个水平,基本消除不正之风,那么贵州茅台有没有可能达到现在的市场地位和赢利水平?
我的答案是贵州茅台要达到目前的现状,过程会延时,除非价格可以坚挺而产能不行,或者产能可以达到而价格下来,但未来一定可以的。因为按目前的国民消费水平,结合消除送礼风气,贵州茅台的价格和规模同时达到目前水平,我觉得还是早了点。
但是,这个社会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名酒消费的。
大家想想,法国有XO、五大酒庄,都价格不菲,更别提路易十三、李察,我还见过在法国标价10000欧元一瓶的顶级红酒罗曼尼康帝,这些产品的出现难道是靠送礼才会有前景?
不是!
贵州茅台是幸运的。无以伦比的自身优势,注定他就是王者地位。
目前沸沸扬扬的塑化剂事件,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表明管理层水平并非一流,不要以为贵州茅台仅仅是靠管理层发达的,但是我依然没有一丝的想法,以此来否定季克良老先生等前人的贡献。
事实上,早在2007年,欧盟、美国就已开始在儿童塑料玩具中实施邻苯二甲酸3P或6P的禁令,但同时,你千万不要过于相信科学,至少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现在说的案例,这只是医学上的研究而已。我们的父辈接触邻苯二甲酸多了,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那你的身子,好还是不好?当然生活中能避开最好。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1993年,德国就开始对纺织品实施禁用偶氮染料,理由是,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纺织品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可能会致癌,中国也紧紧跟上,而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实施同样的禁令,一句话,全世界只有欧盟及中国大陆才实施该禁令。
致癌比邻苯二甲酸引起的结果不会不厉害吧!
而你喝的矿泉水、饮水桶装的水、塑料餐具都有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在我的生活中,我无法避开喝瓶装水,但我尽量避开用塑料餐具,更不会拿塑料餐具盛热菜甚至放进微波炉。
可惜的是,堂堂贵州茅台没有专人去收集这么简单的资料,包括酒鬼酒公司,千万不要相信企业的管理者个个都是复合型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思路还不如做股民的你。
我原以为白酒是严格意义上的按传统工艺生产,逻辑上推理,应该不会出现三聚氰胺那样的事件,毕竟粮食都是有壳包裹着的。年初香港传来古越龙山黄酒有问题,我是想都没想,立即否定。可谁知。。。。。。
看来,食品、酒类等公司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难怪导致这么多的“拿来主义”,我感慨啊!
事实上,食品酒类公司一定要有专人去研究“毒”。只要全世界有任何研究机构放出“毒”声,不管真的假的一定要严格排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