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记忆:今年宁波中考数学第26题误人子弟

(2012-12-11 12:54:27)
标签:

数学

杂谈

分类: 数学记忆

    和往年一样,看了今年的宁波数学中考题,对于第26题,我的直觉告诉我,该题的第三小题出的极其不妥,当时想,能完整做出的学生应该不多。

    我自己立马试了第三小题,因很久没有接触象限题目的缘故,初中记忆中的一些解题思路已经有些远离了。

    我上来直接(直觉告诉我,此法做出应该没有问题)采用象限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了方程解答,花了我近20分钟才完毕。

    方程的解法不难,但有点复杂,一不小心,会进入死胡同,为啥?你必须很严谨地计算推理,如果中间出差错,最后得到的不是类似A*B=0,而是A*B+1=0,那你无论如何也算不出A及B了。过了几天,看了标准答案,采用的是平面几何的方法,确实简单些,速度也快多了,但还是有点难度,极有可能学生会漏下其中一个答案。我想,如果回到从前,我应该会用此方法,但也少不了要花我5分钟时间的。

    过了一段时间,刚巧遇见一位参加中考的家长,聊起这个题目,他告诉我,我们所在的县市,共有考生10000余名。而完整做出第三小题的学生只有40几位,而我知道的一个乡镇,有个别班级的个别学生做出来了,一位老师刚巧考前猜中该题,辅导过学生,一模一样的题,但即便辅导过该题,也只是少数人答出来。

    我靠,问题来了。
    这10000名学生中,认为自己可以的,应该不少于1000名,这1000名学生,直觉认为没有问题,就非要做出不可,结果好多人花了20分钟,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好端端把该检查的时间用完了,我的侄子就是这样,再加点时间,应该能做出来。现在的考试题量大,挤不出多的时间。

    我有一朋友的儿子,数学一般,知道不会做,就放弃了,把时间花在前面的检查上,结果分数比原来好的同学反而高。现在的中考数学题目,每年至少有90分以上是送分的,且每题的分值都很高,最少3分,而26题的第三小题只有7分,聪明的学生由于强攻堡垒,浪费了前面的检查,浪费了3分、5分,甚至更多分数。惨啊!

    你说误人子弟吗?

附上题目:

    26.  (本题12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交y轴于C(0,—2),过A,C画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PA=PC,求OP的长;
(3)点M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以M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切点为H。
①若M在y轴右侧,且△CHM∽△AOC(点C与点A对应),求点M的坐标;
②若⊙M的半径为 ,求点M的坐标。

 原文地址www.doc88.com/p-27218190048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