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不敢想
(2018-04-24 07:28:15)分类: 生活杂文 |
近来央视骇人听闻的新闻太多,关于地方官员的作为和违法的问题,而这些骇人听闻并非个例和极端例子,只是我们身边就有的平凡事儿。试想,那些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一些地方政府检举一些违法问题尚且被如此对待,甚至还因此被扣留,而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去检举一些违法问题就更不敢想象了。属于政府职责,有时候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找地方政府办事情,不是老百姓没有事情想解决,而是接触政府后就失望了,反而讨扫兴,也就是所谓的“失去信任感”。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有两段这样的文字:
“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
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带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编沉默的辞典。”
有经历的人或许知道,如果与违规或违法者直接沟通,得到的野蛮至少不会比占据的文明的几率低。不得已,就王小波所谓的沉默是语言上的沉默而行动上的无奈和“畅所欲言”了。
坏人或许干坏事儿可能纯属干坏事儿,不可提倡,但可见,好人干坏事儿或许还带点公道和正义。而好人干坏事儿,或许是世道的逼迫所为,而非人坏,如同《水浒传》中的108将。因为很多时候向地方政府部门检举我们生活中的违法情况,他们非但不处理,他们还向被检举人暴露检举人的个人真实信息。新闻中这样的实例很多,而我就亲历过这样的事情。这是很可能招致被检举人的复仇灾祸的。而如若检举人遭到了报复,地方政府相关工作责任人顶多不过被双规,再顶天不过被判处一两年的刑期,因为他没有直接参与犯罪,虽然事情的结果与他有最大的责任。比如“农妇追凶17年”,在自己的丈夫被别人杀后,警察部门完全不管,这个时候农妇已经得不到法律支持和保护,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了王法和公正,如果她选择的是杀凶而不是追凶呢?最后她是该判什么刑判什么刑,而如果这件事情成为了事实,警察部门实际上有着最大的责任关系,而不在农妇。直接当面沟通被举报者,多有遭遇野蛮的可能,解决了倒好,如果没有因此而解决,而后想要通过举报等方式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时候,自己已经暴露了身份,而向执法部门举报的时候,事情是否能得到解决,情况不可乐观,自己的个人安全信息是否不被泄露也不敢保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举报单位也是个安全问题,举报人不但怕被举报人报复还怕地方政府打击报复,中央新闻中这样的实例也很多。故此有些人无奈中,如果事情对自己伤害或利益侵犯不是特别大,就选择沉默了,或者有的人忍不下气就暗地里第一步就用王小波的方式了——语言上沉默,行动上不沉默。
有时候向地方政府部门检举也是个危险的事情。“人生识字忧患始”在这里的意思是你懂得有些事情是错误的,却眼看着改变不了。
媒体曝出的某些地方政府的恶劣行径和恣意妄为很多,但在更多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问题是得不到媒体的曝光的,我们也不可能一切事情都上京上访。对地方政府办事情失掉信心以后,就再也不报希望了,再也不向他们反映问题了,这也不对。只是在确保自己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再向他们反映问题。不必报太大的希望和乐观心态,但也不可太过沮丧,因为身边也确实有事情被解决了的。我们还要知道,中央对于这样的事情一直是在严肃处理,而不是没有管,还在加大力度的管,那些披露不就是他们自己干的吗?所以也证明了地方某些政府的错误,我们也不是在面对“没有可能”或“无法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