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后续集
(2017-09-12 08:12:38)| 标签: 范雨素余秀华明星作家法律 | 分类: 生活杂文 | 
一、说鸟儿反哺是为了报恩,近来我觉得并不一定正确。更可能是鸟儿的父母在教导幼鸟捕食和哺育的技能。
二、范雨素与余秀华。我是通过范雨素火了之后方才认识了余秀华。
网上之所以因为范雨素而提到余秀华,是因为她们都有相同的农民身份,都因为写作而出名,都有各自不同的遭遇。“遭遇”或磨难这件事情,实际上农村很多的女人都有,各有各的不幸和艰难,不是她们特有的。
范雨素与余秀华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就可以是我们平日里说的没有文凭。我看了网上范雨素的两篇文章,她发表出来的也只有两篇。确实是很不错的。至少比现在书店里看到的很多所谓的“名家”好很多。我们听说某某名家实际是从媒体或者别人口中知道的,我们很缺乏我们自己去鉴定别人是不是名家的行为,而把别人的看法或炒作消息也当作是我们自己的认识。实际很多“名家”不过是空有其名,写得很烂。她还写了其他的文章和有十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没有出版,就因为受不了媒体的侵扰而藏匿了起来,但相信她如果出版她的长篇小说一定不会差。
如今已经看过很多余秀华的诗了,也确实是写得非常好。当然,其诗作还是不敢跟闻一多、拜伦这样的诗人相匹敌的。但她的诗作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能力或实力还是有的。虽然泰戈尔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相较于余秀华,确实不如余秀华。余秀华的诗唯一的短板是社会功能性不大。除此真是拍手叫好的。
余秀华与范雨素没有读过什么书,用我们的话叫作: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事实证明,学历不代表知识;学历不代表能力;学历更不能代表教养,就好比有钱不代表了不起一样。但有学历还是总比没有好。虽然学历救了很多寒士,但也害了很多人。对于文学,也不代表能写出多少生僻字就代表了写作能力。余秀华与范雨素没有读过什么书,文字朴实,却写出如此直达心底的文字,他们算是真正诠释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作家不是受过很多教育能写出多少单纯华丽的文字的人。
三、时常有人不喜欢一个明星或者作家的时候,有人就会来对你说:你批判别人,不喜欢别人,你真的了解别人吗?看过或读过别人所有的作品吗?似乎要你非喜欢这明星或作家不可一般。我想说:一碗馊了的饭,你吃一口觉得馊了,难道你还要把饭吃完,吃完后再说:这碗饭确实馊了,不能吃?没有谁会愿意去完全了解自己看不起或讨厌的人的。说不喜欢某某明星,别人如足球迷要直接跟你干架的不说,还有就是说:你知道别人一年可以挣多少钱吗?先混像别人一样好再说。这就好比,中国有时候谴责美国,然后有人就会来说:你有别人有钱没有,有别人发达吗?有什么资格谴责别人?是一个道理。资格不是钱和地位决定的。
四、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是不能完全保护得了我们的安全的,也不可能让一切事情都变得公平的。我们觉得法律可以完全保护得了我们的安全,让一切事情完全变得公平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不是法律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你开着车,别人违反交规,然后你把别人撞死了,你不会赔太多钱,但依旧会赔钱,别人是违法者,你招谁惹谁了?公平吗?不公平。一个人因为工伤而死亡,这公司赔给这死者一百多万。命岂是用钱能衡量的?谁会愿意用命去交换?事已至此,只有钱来赔偿这损失。公平吗?肯定不公平。等等,举不胜数。法律可以让一切不公平的事情的不公平值降到最低。
既然有法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被杀,被抢,被偷等等?一个人知道自己惹了祸端,知道别人要杀害自己,报警,但拿不出足够证据,即使能拿出证据,警察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跟着这人。最后还是被害,能怪警察吗?不能。法律能保护得了我们的安全吗?不一定能。但没有法律我们绝对不安全。法律可以部分起到防止违法犯罪和减轻违法犯罪的危害或伤害的作用。法律不一定能保护得了我们的安全,但可以惩治违法犯罪者,进而形成威慑,减低违法犯罪率。比如西方的恐袭,加大法律的力度,依旧有恐袭发生,但是如果没有让法律成为具体,恐袭会更严重。
还要除却法律和执法部门的不作为,甚至暗箱操作的极少数情况不说。
五、“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句话有毛病,偷都不怕还怕什么惦记?惦记不就是为了想偷吗?
六、“存在即合理”,又是一句很没道理的话。希特勒当时还存在呢?杀人犯罪,还有现在的恐怖分子还存在呢?环境污染还存在呢?合理吗?(如今发现这句话是正确的。18年12月3日)
 
 
八、我几乎从不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因为对于娱乐圈的人和所有作品我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瞧不上的,而不是单纯的不喜欢,我心里常常出现一句飞扬跋扈的话:他们算什么东西?
 
 
 
 
 
2017年7月6日晚写

 加载中…
加载中…